他是看不见阳光的“万步警”,在地下30米处守护平安

时间:2024-01-31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晚上5时许,福建厦门地铁1号线集美软件园站人潮汹涌,排起了长龙,但一切井然有序。来往的乘客步履匆匆,穿行而过,很少有人注意到驻守在地铁站的林登峰。

  林登峰是厦门市公安局集美软件园站派出所民警,他创新机制,守护地下30米的地铁平安;他是“实战教官”,推动成立警企教官团壮大巡防力量;他还是“蛋雕达人”,雕琢初心,警营里续写军人本色。今天,让我们向30多米的地下走去,一起走近林登峰……

  

  看不见阳光的“万步警”

  林登峰的工作,是看不见阳光的,从早上7时到深夜11时,他和同事一直在地铁站内。

  集美大道站、天水路站、厦门北站、岩内站,厦门地铁1号线中的这4个站是林登峰负责的站点,4个站点中每天来回巡防6趟是起码的。除此之外,作为派出所巡防队队长,他还要负责巡防队的日常管理,联合企业对全所辖区所有站点开展巡防工作。微信运动里,他的步行数不会少于1万步,总是排在前几名,因此林登峰和同事也被称为“万步警”。

  

  

  执勤中的林登峰

  

  “地铁安全,一定要‘巡’到位了,才能防患于未然。”林登峰说,但是得先破解地铁警务点多线长、警力分散的难题。为此,作为初代地铁警察,林登峰和同事赴深圳学习“深圳模式”,并在返厦后应用、“移栽”到厦门“沃土”,推动将派出所应急队、地铁运营公司执法队、安保公司机动队三股力量“化零为整”成立巡防队,突出对辖区突发案事件处置的专业化功能,构建起“三级巡防”地铁治安防控新体系。

  经过近3年的实践摸索,林登峰发现,在“联”动模式下,警企双方这种各自为战、被动配合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响应、快速妥处的平安服务和保障需求。于是,他提出变“联动”为“融建”,将之前依赖对接渠道的“1对1”模式改为整合资源、发动力量的“N融1”机制,创新提出融合打造“一个共同体”、融合用好“两支队伍”、融合搭建“三层架构”、融合拓展“四项机制”的融合演练机制,形成地铁警务摸索的“厦门经验”。

  

  

  林登峰整理为乘客邮寄丢失物品的快递回执单

  

  地铁民警,接到最多的求助或警情就是找人找物。无论是一串钥匙,还是身份证件,林登峰对每一起警情都投入全力,力争做到一件不丢。

  “寄最多的是身份证。”林登峰说,小小一张身份证作用却很大,如果丢失会给失主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他找到后都会第一时间邮寄给失主。此外,他还寄过合同、毕业证等重要资料。 在他的办公桌里,保留了100多份快递单,都是他和同事们为乘客寄回去物品的存根。他说,小服务见证大民生,只有把小事做好了,群众对警察才能更加信赖,群众出行才会更有安全感。

  2023年10月,以林登峰名字命名的“林登峰平安地铁融建工作室”成立。这个在“警企融建”机制取得良好成效基础上的新探索,旨在通过多元共建,融合发展,聚力打造民生服务新模式,将不断延伸触角拓展服务“朋友圈”,推进以“警企志”“警企地”“警企校”“警企商”共建的四位一体的“平安地铁合伙人”新格局。

  “超燃”教官传道授业

  太阳这颗炽热的气体大火球每时每刻放射出巨大的能量,除了光,还给我们带来热。驻守地铁站保障群众平安出行,被大家称为“地下暖阳”的林登峰亦是如此。他格外注重实战技能教学,先后推动分局第一支警务实战教官队伍和首个警企教官团的组建。

  作为厦门市公安局兼职警务教官和分局警务实战教官组副组长,林登峰格外注重“因材施教”,他根据每名教官岗位特点和教学特长,分别制定培训内容和送教计划,采取理论授课、讲解示范、集中轮训、案例剖析、红蓝对抗、复盘总结等多种形式,摸索出一套符合分局辖区治安和实战特点的教学模式,受到基层所队的一致好评。

  

  林登峰开展站内最小作战单元应急处置训练

  据统计,林登峰共协助分局开展警务实战技能、“五种警情”处置、自救互救技能、法律专题教学等260场次,受训人数达1万余人次。因在练兵工作表现突出,他先后获得福建省公安机关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省公安厅“警务实战教官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完成日常的教学保障任务后,林登峰不再局限于警务人员的培训,而是将目光转向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全所只有我一名教官,没法教到每一个人。”于是他推动成立警企教官团,建立“教官送训、骨干领训、全员普训”的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一些“种子力量”,从小教官到组长再到班长,以“裂变”的方式传递。

  “警务实战演练需要扭转参训人员思想意识,从‘要我练’到‘我要练’。”林登峰整合站内公安、站务、安检员、保洁员队伍,创新建立最小作战单元教学模式,提升民警跨站指挥能力、值班站长前期处置能力、辅警与安检队员现场处置能力、警企双方整体实战能力等基本功。

  

  林登峰针对岗位人员开展线下教学

  今年2月,一名男子在厦门北站广场抢夺一女乘客手机后,逃窜到地铁厦门北站内,此时恰逢林登峰利用平峰期组织由公安、站务、安检员、保洁员队伍等组成的“最小作战单元”应急处突演练。接到预警后,最小作战单元立即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形成抓捕队形,仅用30秒就将嫌疑人制服。3年来,林登峰运用该机制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3人,从预警、拦截、核查直至抓获,平均用时仅5.8分钟。

  此外,林登峰还创新录制了10余部实战教学视频,通过线上观看、线下教学,极大提升了岗位人员的实战水平。他制作的视频还被作为执法标杆教学视频在分局范围内进行全覆盖推广。其中,《地铁涉疫警情处置教学》获评2021年度厦门市公安局“十大精品微课程”第一名、福建省公安厅“十佳精品微课程”;《地铁刀斧砍杀警情处置教学》获得2022年度福建省公安厅法制精品微课程三等奖。

  0.2毫米厚的蛋壳上秀绝活

  2023年11月18日,在白鹭洲公园举行的2023年厦门市平安文化节活动现场,一张雕有祥云图案和“平安厦门”4个字的蛋雕照片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这枚蛋雕的作者就是林登峰。“是不是有反差,像我这样的大老粗还喜欢蛋雕这种针线活?”林登峰不时自侃。

  林登峰自学蛋雕已有7年,之所以学习这门传统民间绝活,是因为其复杂的制作过程可以“磨一磨”性子。“鸡蛋壳很薄,一不小心就破了,要重新做,刚开始吃了不少鸡蛋。”提到雕刻过程,他滔滔不绝:“我先是挑选蛋壳颜色深一点的鸡蛋,并在鸡蛋底部打孔,通过针管取出蛋黄、蛋清,再用漂白水为蛋壳清洗,接下来才构图、雕刻。”

  

  林登峰创作的有祥云图案和“平安厦门”4个字的蛋雕

  通过不断练习,林登峰慢慢有了手感,从最简单的字到越来越复杂的画,内容日益丰富。北京冬奥会期间,他在约0.2毫米厚的鸡蛋壳上雕刻出憨态可掬的“冰墩墩”,甚至连冰丝带渐变色的细节都刻得清清楚楚。他先后雕刻了30余件优秀作品,以艺术形式致敬英雄、纪念盛事。

  林登峰还将这门“绝活”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一次执勤时,林登峰遇到一位自闭症的走失儿童,出于安全考虑,林登峰把他带回警务室内。由于缺乏与自闭症患者的沟通经验,给帮助孩子寻找家人的工作带来难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林登峰实地走访了特殊教育学校,向老师们虚心求教,用蛋雕技艺与孩子们建立了友谊,还将个人的心得体会编成了授课教材,对民辅警和站点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林登峰实地走访特殊教育学校,向老师们虚心求教

  “他身上有真功夫,手里有绝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无论做什么,他都要达到登峰造极的效果。”同事们这样评价林登峰。当他驻守在地铁站内时,隧道内仿似一道亮光向前延伸,这一道光是忠诚守护和真诚服务,这一道光照亮百姓出行顺畅平安......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9/2024-01/26/content_1270912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