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多措并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时间:2024-04-1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作者:佚名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贵州省毕节市聚焦群众法治需求,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为进一步延伸法治宣传教育触角,毕节市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整合全市新媒体平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普法矩阵”,实现普法信息融通汇聚,形成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该市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在“两微一端一网”设置“以案普法”“民法典相伴”“未”你说法、“生活与法”等普法栏目,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点对点”在线咨询服务。同时,率先在全省研发“守未联盟”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云平台,将全市11个法治教育基地通过VR模式实现线上化,配备自动语音解说、视频播放等功能,用户可通过云平台线上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实时观看基地的文字及视频资源。

  毕节市根据不同群体法治需求,拍摄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连续短剧、短视频、微电影等普法产品,用生动的剧情演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让书本上的法条“活”起来。市司法局拍摄制作全省首部民法典普法连续短剧《法·点人生》,点击量、观看量已超过1.8亿人次。

  该市加强市、县联动共建,坚持“抓点、串线、带面”,积极打造“1个法治主题公园为核心、多个法治教育基地为支撑、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的普法阵地。同时,在每个乡镇选取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广场、长廊等进行重点打造,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区)创建,形成集群示范效应,实现普法阵地有形覆盖。

  毕节市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积极打造“法治+旅游文化”示范带、“法治+民族文化”示范带。同时,依托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围绕农村多发的医患纠纷、农民工维权等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

  为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毕节市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农村守法普法示范户、人民调解员、联户长、网格员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制作普法“小菜单”、召开“院坝会”“板凳会”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组建多支群众性法治文艺队伍,将法治故事、法治人物、警示案例等编制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山歌、法治儿歌、法治“三句半”等文艺作品,定期在公园和乡村法治广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为抓手,组织律师参与送法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努力在辖区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周伦虎)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pfyyfzl/202404/t20240403_4970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