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枫桥】“法院+人社+工会” 共谱和谐劳动关系

时间:2024-12-03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为推动劳动争议的高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合法用工环境,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法院持续探索“法院+人社+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新机制,以法治建设和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多元解纷工作质效,为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企业用工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法院力量。

  整合资源 定分止争

  玉泉区法院持续优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劳动争议处理环节的衔接方式,探索建立“法院+人社+工会”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和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调解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的作用,实现劳动争议纠纷一站式解决,充分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2024年以来,玉泉区法院通过“法院+人社+工会”成功调解了12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涉案金额50325元。

  近日,玉泉区法院运用“法院+工会+人社”联动机制,合力化解9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申请人王某等9名员工于2023年7月入职玉泉区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担任培训老师。9名教师在职期间,该机构负责人袁某某无故拖欠工资共计4.2万元。9名员工多次索要工资无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法院。

  玉泉区法院受理此案后,随即联系区总工会、区人社局的相关调解员共同介入、合力调解。三部门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以及案件实际情况,理清了欠薪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了矛盾纠纷,同时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加强沟通 提质增效

  玉泉区法院不断加强与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沟通、协调与联系,配合各部门落实纠纷化解职责,整合基层力量,促进纠纷就地受理、就地化解。

  加强与仲裁机构的工作衔接、完善裁审程序衔接与工作机制衔接,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业务研讨会等形式,推动信息互通互享,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为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在玉泉区法院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充分发挥法院、工会、人社及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各自优势,强化工作合力,实现当事人“最多跑一趟”就可以案结事了。

  分析研判 精准化解

  玉泉区法院与总工会、人社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对典型性、苗头性、普遍性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有效防范重大风险的发生。通过构建法院、人社、工会等部门共同预防化解风险隐患的合力,对联调案件中发现的典型的综治隐患,向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制发司法建议,提示法律风险,促进有关部门完善管理。并通过开展联合普法、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加强对多元解纷机制的宣传引导,共同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2229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