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法律数据答好普法“必答题”

时间:2024-12-09 来源:司法部 作者:佚名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东明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近日,上海市律师协会举办“2024年度最受上海律师欢迎的法律科技产品”颁奖大会,其中多个涉及AI法律咨询、大数据法律法规检索等普法应用场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上海持续创新普法模式,形成“红色普法”“融合普法”“三式普法(嵌入式、融合式、浸润式)”等创新成果集群,一举解决了诸多普法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如今,创新成果集群中又增添新成员——“数智普法”。

  “如果说‘三式普法’为普法供给侧改革指明方向的话,‘数智普法’则为普法实现更高水平的精准性、协同性和集成性提供数据支撑和辅助应用。”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坚勇说,“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如何‘唤醒’法律数据,利用算法实现精准普法,已成为广大普法工作者必须深刻思考和努力实现的‘必答题’。下一步要精准锚定普法工作的‘发力点’,探寻不同领域的‘敏感点’,切准群众需求的‘契合点’,推动实现‘数智普法’‘众智成城’。”

  前后迭代谋大局

  “未成年人沉迷手游,累计充值1万余元,家长能否追回充值款?”近日,静安区法宣办携手区人民法院创作一部普法漫画数字作品并在新媒体上推出,受到公众好评。据了解,该漫画借助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将一起真实的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纠纷绘制成一系列具有沉浸感、生动性和表现力的漫画作品,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观阅体验。

  据介绍,“八五”普法启动后,上海全新实施“三式普法”新机制。从内容到传播、从机制到系统,实现了全方位创新迭代。内容上致力于上接天线、下谙民意;传播渠道上打通了线上、线中、线下的融合边界,一大批新媒体普法品牌如雨后春笋,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得到固化。

  今年1月,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强调,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法律咨询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强化精准普法。这为“数智普法”创新提供了制度保证,也为“数智普法”谋局指明了方向。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方兴未艾催生了普法领域的‘数字革命’。”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说。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前后迭代方面,“数智普法”为“三式普法”注入强大科技力量,进一步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普法响应速度。同时,在前后迭代谋大局的同时,上海还在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方面形成全新机制,打通场景应用的研发渠道。

  上下联动建系统

  “上次明明办了遗嘱公证,但交易中心为什么还要我办一个继承权公证啊?”短短两分钟的视频中,公证员和当事人的对话,阐明了遗产公证和继承权公证的区别。近日,杨浦区司法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拍摄制作了“向Young享法”系列科普短剧,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线。

  “利用字节跳动的核心技术,可以精准锚定普法端与受众端的匹配度,为普法工作绘制受众群像,指导我们更好地制作优质的普法作品,建设上下联动的普法系统,从而实现精准普法、高效普法。”杨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远见说。

  正如其所言,通过上下联动,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解决普法“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是上海创新普法工作的努力方向。为更好开展“数智普法”,上海创设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法律科技+普法工作”推进机制。《2024年上海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在市司法局、市法宣办领导下,各级普法机构要积极探索构建“法律科技+普法”新模式,打造“数智普法”应用场景。

  今年8月,在长宁区举行的“政府开放月”活动中,人机互动式人工智能设备“小法”成为市民关注焦点。长宁区北新泾司法所作为上海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司法所,锚定“数字化驱动、数字化赋能、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应用了15个居委会层面的法宣数智系统,实现居民学法用法的数据联通和需求抓取。

  此外,诸如松江“AI法务管家”、徐汇区“品法湾”、浦东新区“科小法”系列法治服务AI项目等“数智普法”产品也纷纷落地。其他各区也借助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创设各类系统,精准匹配受众需求,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收获其最需要和最感兴趣的法律知识。

  内外协作提效能

  进入闵行区“闵晓法”微信公众号,点击“免费咨询”,就能访问闵行区“晓法数智”AI普法系统,使用者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问题或利用语音助手直接发问,即可在几秒钟内获得相关法律法规、问题解析和案例解读。

  “晓法数智”项目的背后是闵行区司法局与上海某智能科技公司的战略合作。“‘数智普法’不能光靠普法工作者单打独斗,亟须专业科技力量支撑,这种内外协同的模式可以实现普法和科技的双赢,从而推动产品全面落地。”闵行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珺说。

  为此,上海将构建内外协同的“数智普法”推广机制纳入守法普法工作要点,要求各级普法机构积极探索建立“项目引领、数字赋能、开放共享”的全链条推广机制,把法律科技的研发应用提升到法治文化建设层面,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并推动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生产充分融合,不断拓展“数智普法”的内涵和外延。

  近日,一款名为《未定事件簿》的律政手游以“游戏+”的方式突破传统普法界限,落地多个网络系统,点击量暴涨几百万,得到受众普遍欢迎。据悉,这款游戏由上海市律师协会和徐汇区司法局携手游戏公司共同推出,为内外协同的“数智普法”推广机制提供了成功范本。

  此外,青浦区、长宁区、普陀区纷纷借助科技企业的专业力量,分别研发应用“AI法治青浦”法宣智慧系统、“宁宁AI法”普法大模型、“半马苏河”智慧法治实践地等“数智普法”应用场景。其他各区也推出一大批“数智普法”产品,不断提升普法效能。

  “从顶层设计谋大局,到科学创设新机制,再到内外协同做研发,上海‘数智普法’彰显蓬勃生命力,普法数字化潜能得以激发,应用产品纷纷落地,人民群众普法需求得到更好回应,推动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言浩说。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pfyyfzl/202412/t20241206_5107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