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句话毁掉官司!诉讼中的“自认陷阱”

时间:2025-04-21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别让一句话毁掉官司!诉讼中的“自认陷阱”

和人打官司,本想争个理,结果一不留神说错话,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诉讼中,不少人因“自认”栽了跟头!什么是自认?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今天来讲一讲。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明确承认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就叫“自认”。举个例子,朋友告你没还钱,庭审时你顺口说“确实晚了几天还款”,这一句话,可能直接被法院认定借款事实成立,连对方都不用再费力举证。

为啥说自认是诉讼“减分项”?因为一旦自认,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否则法院会直接采纳,结果很可能对你不利。就像离婚财产分割案中,随口承认转移过存款,可能导致少分财产;合同纠纷里承认违约,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那该怎么避免踩坑?记住三点:第一,开庭前梳理事实,提前准备好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和说辞;第二,回答法官或对方提问时,别冲动,想清楚再开口,不清楚的先别急着回应;第三,委托专业律师,关键时刻能帮你把关。

打官司步步惊心,一句话可能改变结果!你或身边人有过类似经历吗?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避雷!

《法制内参》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现面向社会诚招特邀编辑。我们将共同致力于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和扫黑除恶等工作,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联系电话: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