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官司“事实认定错误”

时间:2025-04-21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官司“事实认定错误”

打官司时,最让人憋屈的莫过于明明有理,结果却输了官司。很多时候,问题可能出在“事实认定错误”上。今天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就和大家唠唠,哪些情况容易踩中这个坑。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必须以证据为依据。当证据不足时,就可能出现事实错误。比如邻居说你借了他1万块,但拿不出借条、转账记录,也没人证,这种单凭一句话的“指控”,就属于证据不足,不能认定借款事实。

证据间有矛盾,同样麻烦。举个例子,在交通事故纠纷里,现场监控显示车辆时速 60 公里,而测速仪记录却是 80 公里,两份关键证据对不上,法官就很难确定真实车速,这也会导致事实认定出现偏差。

要是关键事实被忽视,结果更糟糕。像离婚财产分割案中,一方隐藏的股票账户和理财收益没被调查清楚,法官就可能错误分配财产,损害另一方权益。

还有些人对事实的解释脱离证据。比如合同纠纷里,一方强行把模糊条款解释成对自己有利的意思,但没有任何聊天记录、补充协议佐证,这种 “自说自话” 也会让事实认定偏离真相。

如果在官司中遇到这些情况,咱可以依据法律申请重新审理。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讨论如何避免事实认定错误!

《法制内参》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现面向社会诚招特邀编辑。我们将共同致力于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和扫黑除恶等工作,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联系电话: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