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才靠谱!法律援助的诚信底线碰不得

时间:2025-05-15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实话实说才靠谱!法律援助的诚信底线碰不得

申请法律援助本是为咱普通人撑腰,可有人却因为一个举动,让援助突然“喊停”!这背后藏着啥法律门道?今天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带大家避坑!

咱先看法律咋说:《法律援助法》第 48 条明确规定,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法律援助机构有权终止援助。举个例子,老王申请援助打欠款官司,却故意不说自己半年前已收过部分还款,这种行为一旦查实,援助很可能被叫停。

为啥隐瞒事实会终止援助?原因很简单:

违背诚信原则:法律援助是为了帮助真正需要的人,提供虚假信息就破坏了公平性;

影响案件走向:关键事实缺失,律师无法制定有效策略,可能导致败诉,浪费司法资源。

万一援助被终止,别急!法律也给咱留了“后路”:

提出异议:如果认为终止决定不合理,可在5个工作日内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异议,说明情况并提供证据;

寻求复核:对异议处理结果不服,还能向主管部门申请复核,争取重新评估。

法律援助是公平正义的 “保护伞”,但这份信任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如实陈述案情,既是对法律的尊重,更是为自己的权益负责!你或身边人申请过法律援助吗?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政策用明白!

法制内参【全国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一起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有意请联系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