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谈心会后,“断亲”堂兄弟重归于好

时间:2025-08-05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兄弟,我年龄虽然比你大,但这次犯糊涂了,是我对不住你!”日前,浙江省德清县的王某甲在女儿搀扶下,郑重向其堂弟王某乙递上手写的致歉信,为十几年前的宅基地纠纷及故意毁坏财物行为真诚悔过。

  “这封按红手印的道歉信,比赔偿款更让我释怀。”王某乙不禁感叹道。这起险些对簿公堂的刑事案件,经检察官调解后,断绝往来十余载的堂兄弟重续亲情。

  原来,75岁的王某甲与68岁的王某乙既是血脉相连的堂兄弟,又是朝夕相处的老邻居。然而,十几年前一场宅基地纠纷却让两家“断亲”,亲情与邻里情谊从此蒙上阴影。

  2024年12月25日凌晨,王某甲看到王某乙家门口停放的新车时旧怨难平,一时冲动,竟用砂纸磨花了王某乙的新车车漆,并用石头砸裂了挡风玻璃。

  王某乙向公安机关报案,监控视频清晰记录了王某甲的行为,王某甲的女儿为化解矛盾,替父亲赔偿1.8万元并取得了王某乙谅解。本以为风波平息,孰料王某甲心中仍感愤懑,四处散布堂弟王某乙仗势欺人的流言。王某乙听闻流言后怒不可遏,赶到德清县检察院要求撤回谅解书,双方矛盾骤然升级。

  检察官意识到,此案若“一诉了之”,两家的裂痕将难以弥合,很可能埋下更深的隐患。于是该院启动共联机制,并邀请当地人大代表、公安干警及村干部组成调解团队,共同推进轻微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2025年3月28日,一场旨在解开两家心结的谈心会正式开启。一开始,王某乙情绪激动地说:“赔钱有什么用?他还在外面胡说八道败坏我的名声!”王某甲则全程侧身扭坐、拒不开口。调解团队刚试图引导沟通,王某甲便连连摆手,以“年纪大了,心脏不舒服”为由推脱。首次调解,在当事人的僵持与回避中草草收场。

  面对余怒未消的王某乙和持续回避的王某甲,检察官严肃指出王某甲散布流言的错误,并重申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律后果。见王某甲神色有所松动,便顺势引导其倾诉心结。原来,王某甲始终对堂弟王某乙建房占地心存芥蒂。检察官随即用“六尺巷”的典故释法讲道理。一番恳谈后,王某甲面露愧色,坦言自己就是咽不下当年王某乙没打招呼就砌墙的气。

  与此同时,调解团队成员引导王某乙重拾两家人的旧日情谊,劝其换位思考。最终,王某乙冷静权衡后点头同意和解。

  5月7日,二人坐到一起签订和解协议与谅解书。至此,“断亲”十余载的堂兄弟重归于好。5月12日,鉴于当事人达成和解且赔偿到位,德清县检察院依法对王某甲作出不起诉决定。

  (记者史隽 通讯员沈晓燕)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dfjcdt/202506/t20250620_69880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