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庭故事】何洁:以“观”促学 以“评”增质

时间:2025-08-05 来源: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编者按:听庭检验素能,实战淬炼精兵。为提升履职水平,加强队伍素能建设,自2023年起,山东检察机关部署开展“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并逐步实现“四大检察”全覆盖。两年来,各地扎实开展、纵深推进,专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鲁检新媒体【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栏推出“我的出庭故事”系列报道,邀请出庭检察官分享参与专项活动的收获、感悟,敬请关注。

  今天,来自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何洁为大家分享出庭故事。

  

  以“观”促学 以“评”增质

  

  作为“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深刻感受到,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出庭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经验交流与成长提升的双向赋能。从初入庭审时的“照本宣科”,到如今能够“从容交锋”,每一次蜕变都深深烙印着听庭评议活动带来的实战印记。

  

  

  何洁(左二)出庭公诉

  

  以观促学强本领:“小案子”里听出“大学问”

  

  听庭,不是作壁上观,而是发现自身短板弱项的良机,更是沉浸式提升专业素养的实践课堂。

  “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多次以听庭人员身份参与庭审观摩,通过对比其他检察官的庭审表现,直观学习举证质证技巧,倒逼自身提升专业能力。案件评议会上,出庭检察官结合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复盘讲解,资深检察官从出庭规范、举证质证到庭审应变等环节逐项点评,提出针对性建议。这种对照检查、发现问题、自我加压的评议机制,使我的出庭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检验出庭真功夫:从“看客”到“主角”的蜕变

  

  法庭是检验检察官办案质量和综合素质的“试金石”。在专项活动中,我既以听庭者身份学习优秀检察官的庭审技巧,又以出庭者身份接受同行评议。对于从检十余年的我来说,不仅是缓解本领恐慌的“及时雨”,更是素能提升的“加速器”。

  去年7月,带着从听庭评议中汲取的经验,我走进了彭某申请监督案的庭审现场。这一次,我不再只是观摩者,而是站在了“被检验”的位置上。两级院10余名检察官对我所办理的彭某申请监督案进行了庭审观摩。庭审结束后,大家聚焦庭前准备、庭审效果、审判监督等关键环节,全时段、全过程对标“高质效”进行面对面“挑刺”。

  “庭前证据调查要更详细”“根据庭审情况,有针对性地总结双方观点并发表法律监督意见”……这些直指要害的点评虽让我倍感压力,但正是这些“不留情面”的建议,让我养成了“一案三复盘”的习惯:庭前模拟复盘、庭中即时调整、庭后总结提升。如今,我的电脑里整齐地保存着十几个案件的“听庭评议整改档案”。从最初被评议时的紧张不安,到现在主动申报“优秀示范庭”,这场“沉浸式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出庭技巧,更赋予我打破思维定式的勇气。

  

  以联增效聚合力:从“单兵作战”到“全域协同”

  

  法庭是检察官的“战场”,而专项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团队智慧”的强大力量。

  临沂市检察院通过百余场的听庭评议,总结梳理共性问题,推广类案《多媒体示证模板》《公诉意见书》等规范指引,为全市检察机关办案提供“教科书级”的参考。以往制作法律文书时,我常常为如何突出重点而发愁,如今有了标准化模板,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一评议一专刊”及定期通报机制,更是让我们基层院的检察官受益良多。那些被通报的共性问题,已成为我们庭前准备的“避坑指南”,真正实现让一个院的突破转化为全市的共同“财富”。

  新时代检察官既需“庭上见”的勇气,更需“庭上见”的能力。未来,我将继续坚持“一案一复盘”原则,在实战中学习、在评议中进步,不断提升检察履职综合能力,以更高的司法办案质效回应人民群众期待。

  

  


原文链接:http://www.sdjcy.gov.cn/jcdw/202505/t20250516_48222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