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安次:公益诉讼守护水清岸绿

时间:2025-08-05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现在这段河道大不一样了,垃圾不见了,水也清了,闻不到怪味了。傍晚带着孙女遛弯,心里别提多舒坦!”近日,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检察院对办理的一起河道污染案件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时,一位附近的居民说道。

  “辖区胜天渠等河段水面漂浮着大量塑料泡沫、废弃包装袋,堤岸旁建筑废料随意堆放……”今年3月,安次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报的关于反映城乡生态环境受损的线索。

  接到线索后,该院检察官团队立即开展实地走访调查,通过无人机航拍、沿岸踏勘、水质抽样、走访沿岸居民等方式,确认了河渠垃圾堆积、污染严重的客观事实。

  为督促履职,一份精准指向问题核心的检察建议书送达相关行政机关,建议其彻底清理各类垃圾、恢复河道原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源头预防。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响应,全面开展河渠垃圾整改工作。工作中,累计出动保洁人员8786人次,船只180船次,动用大型机械789小时班,共清理河渠杂草、树枝等农业垃圾6759立方米,建筑垃圾6263立方米,水生植物及漂浮物等垃圾5643立方米。目前,河渠重现水清岸绿,良好水环境得以长效维护,成为点缀城乡的生态廊道。

  治理不仅在于清“旧账”,更要防“新患”。针对垃圾反复倾倒的顽疾,安次区检察院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在居民聚居区的河渠堤坡醒目位置,设立多块警示宣传牌。这些标牌以图文警示污染后果、明确禁止行为、宣传举报途径,引导群众摒弃陋习、自觉守护家园。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yw/202507/t20250723_70580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