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枣树得保护 红色基因永传承

时间:2025-08-05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99年前的1926年,有这样一个青年,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他叫周浩然,他在位于故城县故城镇的东十里铺村秘密建立起中共故城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征程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周浩然同志的旧居,见证他革命经历的130年树龄的老枣树,得到挂牌保护。

  古树无言,镌刻着时光密码;枣影婆娑,诉说着革命故事。当历史的年轮与红色的记忆在枝头交织,这棵百年枣树成为了红色故城珍贵的“活文物”。如今历经沧桑的百年枣树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恰似革命精神生命常青而旺盛。

  “这枣儿是马莲小枣儿,这树都一百多年了,如今枣儿还那么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故城县东十里铺村民,今年70岁的老党员王立功说。

  从发现时的默默生长,到如今被赋予庄严的“身份认证”,故城县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古树名木保护职责,形成保护合力。这棵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百年枣树成功挂牌,正式加入古树保护行列,获得了应有的“身份认证”与法律保护。

  “经调查走访,证实这棵树树龄已超百年,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根据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应予以保护。”故城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魏亮说。

  故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范志华说:“古树名木作为自然和历史的双重遗产,具有生态、文化、科研以及经济价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守护红色印记,赓续文化血脉。保护古树是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对革命星火的传承,守护“生态绿”“革命红”,播撒“扎根乡土、坚韧不拔”的革命火种,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勇毅前行。

  故城县故城镇宣传委员王皎介绍说:“百年枣树的精神图腾连同故城县第一个党支部陈列室中革命先辈用过的油灯、水壶、书籍等文物,成为最生动的思政课堂。让大家能通过红色研学与可触可感的红色文化浸润,传承红色基因,触摸历史的温度”。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yw/202507/t20250729_706748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