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人民检察院党支部:打造“丘检知微”党建品牌 奏响检察为民交响乐

时间:2025-08-05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近年来,内丘县人民检察院党支部立足“小院”特质,着力打造“丘检知微”党建品牌,以“小案不小办”为切入口,见微知著,探索构建“思想融合、组织赋能、数智创新”工作机制,生动书写高质效履职与基层善治相融共进的检察答卷。近年来,该院有5个案例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23个案例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完成5个省级以上调研课题。

  该党支部强化思想融合,筑牢检察为民“红色根基”。在创新方式中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90后”青年党员创造力,通过制作微视频、微讲座等方式,持续擦亮“丘丘察话会”党员志愿普法品牌。在传承基因中锤炼过硬党性,积极开展“忆党魂∙悟初心∙践使命”活动,组织党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冀南革命纪念馆、“一二九”师司令部等开展现场教学,激发党员奋进新时代热情。在精准施策中提升党员素质能力,探索党员正向激励、反向倒逼考核制度,营造党员带动整体争先创优氛围。特别针对支部党员年轻化、学历高、拔尖人才少现象,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构建检学研一体化格局。

  该党支部突出组织赋能,织密检察为民“红色屏障”。以5个党小组为依托,组建“一心为民”党员服务工作室,实化党建“三微三民”工作举措,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质效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知、可触可及的民生“微实事”。以“微洞察”织密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组建党员办案小分队,紧盯商超儿童走失事件暴露出的大型公共场所未成年人安全保障机制缺失难题,创新推出“一个警报系统、一个工作办法、一套应急预案”的“1+1+1”搜寻机制。通过建立实用型警报系统、制度化工作办法、标准化应急预案,整合现有资源,将搜寻时间由20分钟缩短至90秒内,形成“黄金救援时间”操作规范。此案获评第五届全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优秀案例。以“微行动”构筑劳动者权益“司法护薪墙”。在办理智某某拖欠5名工人4.57万元薪资案时,随即设立“党员先锋护薪岗”,联合人社部门党支部成立“根治欠薪党员突击队”,有效维护劳动者薪资权益,此案被省检察院评为“检护民生”典型案例。运用此工作法,又为70余名劳动者追回薪资40余万元。以“微破局”铺就行政检察“溯源治理路”。在办理梁某诉河北省某乡政府强制拆除房屋及行政赔偿检察监督案时,与邢台市人民检察院第七党支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支部、村党支部强化支部联建,成立跨部门党员专案组,通过支部联建研讨会,促成行政争议双方达成共识。针对“未遵循调查核实等法定程序,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程序问题,向乡政府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促成“拆除赔偿+住房安置”和解协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和”。

  该党支部聚力数智创新,释放检察为民“红色动能”。创建司法救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针对司法救助工作线索发现困难、内外联动乏力、救助力度欠缺等问题,以控申检察党员为主力,通过打破数据壁垒,由民政、残联、检察等部门之间进行数据碰撞,实现救助线索由人工摸排向智能筛查转变,并基于大数据研判,积极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双向衔接。打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数智平台。发挥“向未来”党员骨干作用,探索“数字+预防”模式,整合教育、民政、卫健委、网信、司法机关等部门基础数据,并通过自主开发的“向未来”应用软件实时采集动态风险信息,建立重点未成年人信息库,区分一般防范和重点防范,实现类型化干预、系统化治理,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大格局。运行以来,全县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下降71%。探索“公益诉讼+检察技术”综合履职新模式。针对当地山区地势复杂、取证视野受限的现状,探索“公益诉讼+检察技术”综合履职新模式,利用无人机航拍、微型快检实验室等技术手段,深入30多个乡村果园,对13万亩果园农用反光膜污染情况进行巡查,持续放大数字检察赋能公益诉讼叠加倍增效应。办理的无人机取证支持督促清理“白色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3次获评省级典型案例,推动全县当年度共计回收薄膜133吨,为类似案件办理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dw/202507/t20250729_70672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