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检察榜样】刘月娥:做守正有为的检察官

时间:2025-08-05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做守正有为的检察官

  ——走近沧州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刘月娥

  为什么要学法?为什么要从事检察工作?沧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刘月娥很少直接表露。

  5月9日,记者见到了刘月娥,第一印象是她很干练。随着采访的进一步深入,记者了解到,刘月娥对检察工作的热爱随着岁月更迭逐渐变得热烈。

  “恪守司法良知、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向‘更好’发起挑战,始终做守正有为的检察官。”刘月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检14年来,刘月娥先后荣获“全省民事检察业务能手”“全省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等诸多荣誉,入选全省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业务人才库。

  

  图为刘月娥在法治宣传中接待咨询问题的群众。

  “想实现更大的价值”

  2011年,刘月娥通过四级联考进入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检察院。

  由于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进入检察机关后,刘月娥在检察院办公室负责网络管理。

  那时刘月娥24岁,在部门里是个“小年轻”,大家在电脑应用方面一有需要就会找她,她也有求必应。“干的虽然是些杂活儿,却很有成就感,也觉得这样当内勤蛮不错的。”

  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她工作生活的轨迹。

  2013年初的一天,运河区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她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忙前忙后。突然,一双纤弱的手抓住她的胳膊,“我们离婚多年了,孩子他爸的欠款跟我没有关系!”一名女子向她哭诉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

  望着那名女子求助的眼神,刘月娥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我明白,那一刻我就是她心中认定的救命稻草。我的志向在这一瞬间发生了转变。我想要实现更大的价值。”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怀揣着对检察官的向往,不顾当时已身怀六甲,刘月娥利用工作之余,开始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研读法条、分析案例、听讲座,报名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并顺利通过,还取得河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学位。

  检察院很多人对她刮目相看,认为这个进院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好学上进,是当检察官的好苗子。

  2015年,刘月娥到了运河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负责行政检察、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不敢有一点懈怠”

  来到业务岗位,刘月娥对接手的第一个案子至今印象深刻。

  “我们买的房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这可是我们老两口儿一辈子的积蓄。”一天,王某夫妇从几十公里之外的农村来到检察院,向刘月娥诉说了自己购房的离奇经过。

  原来,王某通过房屋中介购买李某一套期房,因未及时办理过户登记,一直以李某名义偿还贷款,直到李某注销了用于偿还贷款的银行卡。王某将李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法院支持了他的诉求。申请强制执行时,法院却告知,房屋在李某与赵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已被拍卖。

  看着王某绝望和愤怒的神情,还有他沾满泥土的破旧布鞋,刘月娥的心被深深刺痛。

  接过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申诉材料,她也接过了老人沉甸甸的期望和信任。

  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她最终查清了案件事实,先后两次组织召开由法院执行办案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商讨案件处理结果;耐心细致地向李某释法说理,促使其主动纠正错误。最终,涉案房屋被执行回转,王某依据生效判决获得了房屋的所有权。

  “民事检察监督作为民事诉讼案件的最后一道程序防线,寄托着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希望。”刘月娥说,面对申请人提出的每一个申诉理由,她都会认真对待和仔细审查,丝毫不敢有一点马虎与懈怠。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张某认为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存在违法情形,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刘月娥审查后认为,张某申请监督的事项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异议被驳回后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张某代理律师在未穷尽法院救济途径的情况下即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不符合检察机关受理相关案件条件,遂对张某及其代理律师进行释法说理,告知其要及时向法院提出异议或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另外,刘月娥针对审查发现的该案其他执行违法情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规定,提请检委会审议通过,向法院发出了执行监督检察建议,法院采纳了该检察建议,并及时作出了纠正。

  “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一个人能顶仨。”运河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提到刘月娥时这样说。

  经过不断磨练,刘月娥逐渐成长为办案主力,先后办理了160余件民事行政监督案件、200余件公益诉讼案件。

  “没有路,那就闯出一条路”

  “没有路,那就闯出一条路!”2017年,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作为全国首批公益诉讼检察官,这份坚韧根植于刘月娥心里。

  如何“破冰”起步,是摆在刘月娥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2021年10月,一位村民来运河区检察院反映:“有人在市场上非法买卖野生动物,这事检察院能管吗?”检察公益诉讼才起步,案子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群众信任度。当天,刘月娥就和同事赶往了市场。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孙某的行为触犯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侵害了野生动物资源,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办案中,刘月娥还了解到,孙某无固定收入,父母年迈多病,妻子没有工作,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欠缺经济赔偿能力。

  如何兼顾“恢复性”司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司法温度,实现打击与恢复并重?刘月娥在综合考虑孙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性以及主观过错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创新性提出让孙某以“劳务代偿”的方式承担野生动物资源损失的想法。

  没有先例作参考,“劳务代偿”方案怎么定,一度成为办案过程中困扰刘月娥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办案的3个月时间里,刘月娥和同事先后走访了辖区相关部门以及沧州小动物保护协会、孙某住所地村委会及镇政府,咨询了当地野生动物专家、爱鸟志愿者,征求大家关于“劳务代偿”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公益损害人从生态“破坏者”变成生态“守护者”。

  “公益诉讼‘破冰’意义重大,一定要开好头、起好步。”刘月娥始终认为,在办公室等不来案子,公益诉讼检察官需要主动出击。

  从成为公益诉讼检察官那天起,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就成了刘月娥的办公地点。哪里有公益受损,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在办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刘月娥又提出以“异地补植复绿”方式实现替代修复,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损害。

  “修复后我们去回访时,大运河河水映着河畔的国槐和海棠的倒影,仿佛一卷秀丽的自然画卷。那一刻,我深刻地领悟了公益诉讼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谈起自己经手过的全市首例“异地补植复绿”公益诉讼案件,刘月娥深有感触。

  同时,刘月娥深入研究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的背景和运行机制;掌握无人机取证、快速检测技术,很快成长为专家型办案标兵;撰写专题工作报告,推动区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摸索出以“小专项”监督方式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先后组织开展 “保护大运河”等10个专项活动,协助政府部门集中解决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一套“组合拳”下来,刘月娥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属于沧州市运河区的守护公益之路。

  2023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刘月娥被推荐代表河北省检察机关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被授予“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称号。“她能把公益诉讼检察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全文背诵下来,“两高”发布的指导案件和典型案例全知道,平时所学所用在比武中都展现了出来。”一同参加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集训的同志对刘月娥竖起大拇指。

  “多为老百姓着想”

  2024年5月,刘月娥被遴选至沧州市检察院工作,后担任第五检察部副主任。岗位虽变,但她的初心不改。

  “基层工作与群众的联系最为紧密,我想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多做一些。” 刘月娥经常这样说。

  2025年3月,在办理某地产公司与其股东公司股东资格确认纠纷一案时,刘月娥认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并非案件事实,启动再审程序并不是该案办理的最优方案,于是决定通过公开听证衔接执行和解的方式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听证会上,听证员一致认为检察机关调查核实全面,所提出的公开听证衔接执行和解方式是解决双方矛盾的最优方案。随后,双方当事人在现场就案涉复制公司会计账簿事项达成和解。

  工作中,刘月娥还主动走访辖区妇联、残联、民政等部门,探索适用“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工作模式,依法支持特殊群体和重点人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手记

  奋斗让青春更出彩

  “不学习,不干事,就觉得心里不踏实。”记者采访时,这是刘月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从怀揣梦想的检察新兵到身经百战的业务骨干,从办公室内勤成长为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从追寻正义的公诉人到守护公益的卫士,刘月娥的故事并非天赋异禀的传奇,而是一段用奋斗与热爱写就的青春篇章。

  为成为一名检察官,彼时已身怀六甲的刘月娥,毅然踏上国家司法考试与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的征途。深夜伏案研读法条、反复推敲案例的坚持,让她从“法律小白”蝶变为专业检察官。

  备战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期间,刘月娥更是用足所有业余时间,高强度分析学习各类典型案例千余件,不敢停歇片刻。

  在公益诉讼这条“拓荒之路”上,刘月娥的奋斗更显炽热。面对野生动物保护案中无力赔偿的当事人,她创新提出“劳务代偿”,让生态破坏者成为守护者;在大运河环境修复案中,她提出“异地补植复绿”方案,将司法刚性融入生态温情。

  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刘月娥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唯有以奋斗为桨,方能破浪前行,让青春在守护公平正义的征途中熠熠生辉。

  当晨光洒向案卷,当汗水浸透制服,新的一天,刘月娥奋斗的脚步继续向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检察事业的热爱,用青春奋力续写检察履职新答卷。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dw/202507/t20250727_70632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