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治报】深耕法治沃土 培育青年律才淮南市司法局全方位推动法治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25-08-26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淮南市司法局紧扣法治建设核心需求,创新实施青年律师培养工程,构建起“政治引领、实务淬炼、公益赋能、开放拓展”的全方位培养体系,为青年律师成长搭建多维发展平台,推动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提质增效。

  党建领航筑牢法治信仰根基

  淮南市司法局将政治建设贯穿青年律师培养全过程,严格落实《安徽省青年律师教育培养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要求,建立“律所党组织负责人+资深合伙人”双导师制度。通过专题党课、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形式,强化青年律师政治素养;加强律师党员发展工作,吸引优秀青年律师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全市43家律所已实现党组织全覆盖,40岁以下青年党员律师达186人,占全市党员律师总数的40.5%;注重理论武装,组织青年律师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轮训8场次,覆盖300余人次,实现全市青年律师学习教育全覆盖,引导青年律师坚定法治信仰。

  实务赋能锻造专业服务能力

  市律协与大通区法院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律师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选任实习律师及实习期满转正两年内的律师组建商事、家事、侵权等专业调解团队。通过实战训练、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法官“点对点”指导等方式,持续提升青年律师专业素养。依托“法律服务进万企”“法治体检”等活动,组织青年律师深入企业,梳理法律风险、提出专业意见。今年以来,已撰写法治体检报告89份,梳理法律风险点312个,提出意见建议457个。同时,组织青年律师积极参与安徽律师辩论大赛、律师行业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长三角律师公益论文交流会等活动,在竞技交流中展现风采、收获成长。其中,安徽铸志律师事务所左王勤、程亚丽撰写的论文《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中应不予处罚的适用探究》获长三角律师公益论文交流会二等奖,安徽震一律师事务所童亚宇获评安徽律师辩论大赛优秀辩手。

  公益淬炼践行法治为民初心

  依托“法援满”法律援助品牌,建立青年律师公益服务长效机制,鼓励青年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引导其立足中心大局、彰显社会担当,积极投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治宣传、政府信访、矛盾调解、村(居)法律顾问等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该市3名青年律师主动报名参与2025年西部锻炼计划;宋海燕律师连续多年参与“1+1”法律援助行动,入选首届安徽十佳公益律师;李艳律师赴贵州松桃开展志愿援助,三年内办理案件240余件,化解重大纠纷6起,获评“淮南市劳动模范”。

  开放融合拓宽职业发展视野

  积极融入长三角法治一体化建设,组织青年律师参与第二届长三角青年律师论坛,与沪苏浙同行围绕“数智转型与青年创新”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并实地走访本源量子、科大讯飞等科技企业,探索“法律+科技”服务新模式。同时,组建知识产权人才库,推荐优秀青年律师参加涉外律师培训班,强化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培养,着力满足“走出去”市场主体和公民的多元法律服务需求。通过拓宽青年律师职业发展道路,顺应社会发展进步需求,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服务为民的青年律师队伍,为法治淮南建设注入澎湃动能。(记者 徐洪勇 通讯员 张诺)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79490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