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找到“娘家”的归属感

时间:2021-04-12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您好,我是西青区司法局的人民调解员,咱不是给您和其他工友调解了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吗?我现在做个回访……”

  正在打电话的是西青区司法局派驻张家窝镇的专职人民调解员祁恩翠。她正在给在今年春节前调解成功的案件当事人一个个拨打回访电话,以确保将调解结果落到实处。

  今年1月,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西青区司法局是本市唯一获得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的司法行政单位。

  “联动机制”化纠纷

  目前,西青区司法局有8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他们被分配到各个街镇专门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西青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蓝爱平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能提高涉农民工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我们还加强和街镇综治、信访部门以及法院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形成纠纷化解合力,促使农民工欠薪问题无缝对接,能够及时介入,快速处置。”

  去年7月,11位农民工来到西青区李七庄街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请求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讨要工程款。调解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发包方联系,但一直联系不上,于是,李七庄街矛调中心及时启动沟通机制,通过跟街道的综治和住建部门沟通,联系上了发包方。随后,调解员拟定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多轮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11位农民工拿回了96万元的血汗钱。

  西青区司法局经过多年摸索,发现处理农民工纠纷时,诉讼不是目的,应该更注重纠纷的快速有效化解,让农民工早日拿回自己的工资。因此,近几年,西青区司法局始终坚持把非诉讼机制放在首位,从队伍建设、调解机制两方面入手,引导农民工选择最合乎实际、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解决纠纷,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西青区司法局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一个专门用来接待农民工法律咨询以及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窗口。这个窗口每天都有两个人同时值班,一个是值班的职业律师,另一个是西青区司法局法援部门的工作人员。西青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汪连静说:“当事人在咨询法律问题时,如果需要法律援助,可以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咨询,省得再约时间申请法援。只要是符合法律援助要求的,我们会马上办理,立即指派当天的接待律师作为法援律师去落实案件。”

  “零门槛”帮解难题

  据汪连静介绍,对于农民工讨薪案件和工伤案件,西青区司法局法援中心是免于经济困难审查的,可以说是“零门槛”。

  农民工李某在工作中受伤,经鉴定,为6级伤残。今年1月15日,他拿着请人代写的仲裁申请书到西青区法援中心申请法援。工作人员在看了仲裁申请书后得知,1月20日就要开庭,时间非常紧。于是,值班律师及时跟李某沟通,律师在帮他重新审定仲裁申请书的时候发现,李某可以提起仲裁的维权诉求应该有15项,但他在仲裁申请书中只列明了5项。这时,律师发现,由于李某的户口本放在老家,没法为他办理法律援助手续,但如果等李某让家人将户口本从老家寄过来,就会错过开庭时间。于是,律师赶紧去仲裁机构询问,根据李某的情况,能不能先撤回仲裁申请,追加诉求后再次提起仲裁。经过沟通协调,律师帮李某撤回仲裁申请,又帮他重新写了一份仲裁申请书提交到仲裁机构。

  正如汪连静所说:“我们的目的就是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维护。手续我们可以后补,但是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我们不能缺位。”

  西青区司法局法援窗口的值班律师来自专门的法援律师库。目前,法援律师库内有46名专业律师,每年6月和12月更新一次。虽然面向西青区所有律师事务所遴选律师,但硬性要求必须是执业三年以上,而且经验丰富。汪连静说:“每一个律师在入库之前要提交自己的简历,因为律师的专业水平直接会影响到案件的办理过程。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律师可以第一时间帮当事人搜集所需的证据材料,第一时间申请各类鉴定,对整体案件有推动的作用。”

  “绿色通道”助维权

  在律师处理每个法援案件的同时,西青区司法局也会全程跟踪,督促落实。汪连静说:“我们可以跟法官或仲裁员沟通,可以去旁听。而且,我们的旁听是不跟律师打招呼的,随时抽查。这样的话,无形当中就要求每一名律师代理的每一个案子都必须要高效、保质完成。”

  2019年8月,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农民工李某的姐姐来到西青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援。当时正在值班的是天津匡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崔媛媛。经过沟通,崔媛媛了解到,2018年3月,李某到西青区一个养殖公司打工。2019年6月,李某在工作期间受了工伤,造成肝破裂、肋骨骨折、腰椎骨折、多处挫伤。

  李某的姐姐是在医院护理弟弟时,偶然得知西青区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律师责任心和能力都很强,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这里求助。收到相关材料后,西青区司法局给李某开辟了绿色审核通道,同时,根据“首问负责制”以及专业领域对口等条件,当天,就指派崔媛媛跟进这起案件。崔媛媛有着十年的从业经验,擅长处理工伤认定案件。崔媛媛发现,李某打工的养殖公司之所以推脱责任,是因为没有跟李某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涉事公司又拒不配合,李某的工伤认定就很困难。但崔媛媛并没有放弃,而是另辟蹊径。

  由于李某的伤势比较严重,行动不便,崔媛媛就和当事人通过电话、视频沟通案件,一步步帮助当事人完善证据链条,很快就帮助他通过司法程序和单位确认了劳动关系。最终,促成李某和用人单位达成了调解。

  汪连静说,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涉农民工案件,西青区司法局快事快办,高效解决。对于不满足条件的案件,也尽力想办法帮助解决,让每一名农民工都有找到“娘家”的归属感。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zz/shgl/tjcaw-ikmxzfmk6388939.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