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民:用心用情扎根普法一线

时间:2021-06-30 来源: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
9年,300余场法治宣传活动;9年,足迹遍及13个乡镇(街道)、105个村居……

2012年,师范专业毕业的刘力民参加团中央组织的西部志愿计划从家乡内蒙古来到瓮安县参加服务,2013年考入瓮安县司法局,2015年8月岗位调整来到普法科,现任瓮安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

2016年3月,刘力民以瓮安五中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上了人生中第一堂法治宣传课。师范出身的他为上好这节课,做了充足的准备:全面分析授课对象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深入法院、检察院收集全县的典型案例,与普法宣讲员交流给青少年授法治课的要点。历经半个月的收集整理,他精心制作了卡通配图的课件。授课那天正值雨天,室外雨水拍打窗户,室内孩子们却聚精会神,热火朝天地探讨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等。课后,持久的掌声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2017年9月,刘力民成为全国“最美普法人”候选人,他把这个荣誉作为自己普法人生路的新起点。

刘力民是个爱思考的人。随着法治宣传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他认识到普法不能简单停留在“摆摆桌子、挂挂横幅、发发资料”。他开始在追求普法深层次涵义上“动脑筋、想点子”,在创新模式、转型升级、打造品牌、推动实践上持续用劲发力。

2018年,瓮安县完成了投资540万的全省最大规模的法治文化园。但刘力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左思右想,他提出了“一乡镇(街道)+村(社区)+国家机关单位”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思路。

为了让这个奇思妙想“落地开花”,2018年底年,刘力民开始收集资料,积极汇报设想、方案,与群众拉家常、向乡镇寻支持。那段时间,他经常泡在乡镇、村里,拍摄实地照片、与设计公司切磋……经过近一年的奋战,集观赏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乡镇法治文化阵地在2019年底终于完成了第一批建设目标。看着路边通俗的法治标语、赏着墙上直观的法治漫画、哼着朗朗上口的普法歌谣,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就这样润物无声地被群众接受了,群众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由于工作出色,2016年瓮安县司法局聘任刘力民为社矫中心副主任,同时,负责法治宣传科工作。他深知这是组织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重任。那以后,他更加忙碌了,从全县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到具体实施,事事精心谋划、件件认真落实,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刘力民的座右铭,作为一名普法工作者,他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的职业信仰,“不浮躁不懈怠”的坚定意志品质,“敢拼敢搏求进取”的向上力量,以内蒙古人的豪爽、热情对待普法工作,像一匹奔驰的骏马奔驰在普法工作的路上,守护法治,坚守律法初心,坚守志愿前行。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413/46713.htm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