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弟工作室:执行改革的试验田

时间:2021-07-07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 作者:佚名

  编者按:

  “劳模文化”是上海闵行法院的一大文化名片。多年来,在劳模精神的熏陶与浸润下,上海闵行法院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英模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忠诚勤勉,担当有为;他们在司法征程中,不计得失,砥砺前行。

  为进一步表彰先进,发挥英模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海闵行法院微信公众号特开设“英模教育”栏目,分期发布上海闵行法院先进个人及集体的先进事迹,展现闵法风采,凝聚榜样力量,进一步营造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传承劳模精神的浓厚氛围,为闵法的持续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本期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是

  徐玉弟工作室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团队

  一起感受这份“榜样的力量”

  

  2020年4月24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闵行法院”)挂牌成立了上海首个以全国劳模命名的执行工作室——徐玉弟工作室。一年来,工作室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不断发展,紧紧围绕弘扬劳模精神、破解执行难题、践行司法为民三个目标,将无形的劳模精神化为有形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向切实解决执行难不断迈进。

  上海闵行法院先后涌现了三代全国劳模,2012年还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这份荣誉的背后承载着的是一代又一代闵法人不辞辛劳,默默坚守的品格。劳模精神不仅仅是劳模个人所具有的品质,还要一代代传承弘扬。

  以全国劳模徐玉弟命名的执行工作室,就是要在劳模的引领下,通过劳模上党课、劳模座谈会、劳模示范执行、劳模研讨会等方式,让工作室成员,近距离向劳模学习,进而发扬劳模的精神品质,让劳模精神发扬光大、提升司法能力。

  工作室成立后,徐玉弟副院长进一步走近青年干警,加强交流沟通成为常态,进一步督促干警成长。

  徐玉弟副院长说:“工作室虽冠我之名,但需群策群力,众人方能行远。”在与劳模的学习过程中,工作室成员更加深刻和全面的领会了劳模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劳模精神的洗礼下,工作室成员将劳模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执行工作质效。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没有利剑,只有天平,法治就会软弱无力。”执行工作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人民法院要不断加大执行力度,让纸上的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

  徐玉弟工作室成立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法院的司法服务能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工作室成立一年来,执行干警立足执行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今年以来,共发布了《执行工作纪要》2期,总结执行办案经验,发布《执行工作动态》3期,总结智慧执行试点经验做法。

  疫情期间,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的职能作用,加强涉金融、涉民生等重点领域执行工作力度,促进闵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工作室成员,积极学习和吸收善意执行、规范执行、文明执行理念,在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的同时,尽可能维护被执行人合法权益,实现执行工作的高水平发展。在疫情防控缓和后,工作室成员率先在全市恢复采取司法拘留、强制腾退等强制执行措施,保持执行力度不减,执行规范不打折扣。

  “依法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是强力推进执行工作的制度保障。徐玉弟工作室健全执行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徐玉弟工作室配备了优秀的成员,由青年法官、法官助理、辅助文员组成,人员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做事干劲足,为执行改革提供了充足的人员力量支撑。工作室分流简易执行案件占收执行案件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项工作,切实减轻了一线办案人员的部分工作压力与工作负担,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劳模的踏实肯干、奉献精神。

  一年来,工作室探索形成了合理制定简易案件认定标准,形成了一套简易案件快执模式和办理流程。工作室还及时总结改革试点成果,形成经验向全局推广,实现由点到面、从部分到全局的改革方向。如今,工作室将探索形成的简易案件认定标准、快执模式及办理流程进行总结梳理,推进了全局速执团队的建立。

  当前执行智慧化、执行全流程办案,正进入深水区。去年,上海闵行法院加入了上海法院智慧执行试点工作,为做好试点创新,徐玉弟工作室扮演着“先锋队”的作用,以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执行工作的变革。移动执行、在线约谈、电子送达、文书自动生成、电子签章、电子卷宗单套制、节点对接、系统优化……每一项新的任务,每一次新的挑战,都为上海法院的改革实践积累着经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搞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室成立以来,以培养执行人才、建设执行队伍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成优秀人才培养的自留地。

  一是:在服务人民方面锻炼群众工作能力

  执行工作与审判工作有所区别,执行接待、执行和解、强迁腾退等各方面,对群众工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工作室不是坐而论道,而是需要经常深入执行一线,在执行一线中听取民意、传播法治、司法为民。徐玉弟副院长注重执行经验传承,经常和工作室成员一道接待执行当事人,让工作室成员近距离学习和感受接待方法。工作室成员经常一起交流接待心得,积累接待经验。

  一年来,工作室成员将劳模精神融入执行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名工作室成员立功受奖,1人被评为院十佳青年;工作室成员协助办理的执行案件分别入选2020年度上海法院十大破解执行难典型案例、2020年上海法院精品案例;工作室成员在《法律适用》《司法改革论评》《人民法院报》等期刊报纸发表多篇调研文章,1项高院报批课题获评优秀调研成果,1项闵行区社科课题获评优秀成果等等。

  二是:在处理难案、繁案中锤炼司法业务能力

  随着执行规范化的深化,执行工作要求也越来越多,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徐玉弟工作室在探索规范执行的基础上,编写了《执行办案指引》,一共二十三章,十万多字,按照执行事务分类,将分散的规范串成一线,有效提高了执行规范化水平。《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施行后,工作室组织青年干警,划重点、理要点,整理心得,供全局上下参考学习。工作室成员还在对限制高消费四类人员的认定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统一法律适用,促进执行规范化。工作室成员还积极参与或者列席执行专业法官会议,对疑难、复杂问题进行研讨,锤炼思维能力,提高执行业务本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弘扬劳模精神的承包地、兑现公正的责任田、执行改革的试验田、培养人才的自留地.....执行工作室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今后还将不断扩充完善。上海闵行法院将依托执行工作室,进一步深挖潜力,加强青年干警培养,加强执行改革力度,将执行工作室真正打造成为人才培养与机制建设的靓丽名片!


原文链接:http://www.shzfzz.net/node2/zzb/n4484/n4497/u1ai1600128.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