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墙 走向新生

时间:2021-07-22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武清区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在教育、心理辅导、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帮扶,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矫正质量、有效降低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

  (一)

  搭建专业化心理矫正工作平台,建有心理测评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沙盘室、情绪宣泄室、催眠放松室、VR模拟训练室、团体辅导室、图书阅览室、心理档案室及咨询师办公室等十大功能室,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心理矫治和行为训练。

  通过“打开心墙”社区矫正风险评估与教育管理系统,武清区社区矫正中心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风险评估与心理矫正分析,综合再犯罪风险自评、犯罪人格与犯罪心理测试结果等方面数据,评估再犯罪可能性打分,科学研判对再犯罪风险较高的社区矫正对象,实现有针对性的监控管理与教育矫正。目前,共为682名社区矫正对象建立动态再犯罪风险档案,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方案。

  (二)

  强化再犯罪风险排查与矫正,通过专业的心理询问与沟通精准化解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风险。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入矫初期频繁向支队及司法所打电话,诉说内心不满情绪,提出多项不合理诉求,情绪激动扬言自杀。通过风险评估发现其确有较强的自杀倾向,在一对一心理矫治过程中表现出精神萎靡如坠深渊,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缺乏应有的认知及反思,对外指责性较强。心理咨询师排查后发现,李某疑似精神疾病,不排除在矫期间肇事肇祸的可能性,在咨询中协助其释放负面情绪,降低其自杀风险,经过多次接触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建议到医院就诊,经医院确诊为躁郁症,目前通过药物治疗及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帮扶,症状有所减轻,精神状态较稳定。

  目前,武清区已对再犯罪风险较高的社区矫正对象220人进行风险排查,占社矫对象总数的30%以上,经排查后介入心理矫正的社区矫正对象占3%,根据再犯罪风险排查结果,心理咨询师会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矫正方案,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自我改变与成长,顺利回归社会。

  (三)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特点,开展心理讲座、同质性小组、团辅、视频微课等方式,采用体验式方式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技术融入集中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

  有7名同案因聚众斗殴罪入矫的青年女性,通过入矫初期心理评估,到后期跟踪心理排查等,发现她们普遍存在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问题。心理咨询师首开先河在分类教育中使用心理剧的方式,开展了“心怀梦想·走向新生”心理剧成长互助工作坊。通过表演的形式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演出中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伴随剧情的发展,在表演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情绪得到有效宣泄。目前该7名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均已顺利解矫。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zz/shgl/tjcaw-ikqcfnca6827204.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