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百姓口中认可的“农民的儿子”“金牌调解员”

时间:2021-07-28 来源: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

  陈华,男,1980年1月出生,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2月参加工作,现任新蒲新区新中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所长。17年来,陈华一直扎根基层,始终将综治维稳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使辖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办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情感化、以理说服的工作态度,被当地老百姓交口相赞,是老百姓口中认可的“农民的儿子”“金牌调解员”,并且在他工作期间多次获得“贵州省优秀人民调解能手”、贵州省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遵义市2013年--201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普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群众不学法、不懂法导致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民间矛盾纠纷的根源。为了让人民群众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陈华深知,如果连自己都掌握不精专业知识,如何能够去说服、去宣传,让老百姓信任自己,主动参与到学法普法的道路中来。他开始认认真真做起了“功课”,常常挑灯夜读,家里、办公室随处可见都是法律书籍以及书籍里密密麻麻的批注。

为了把全办的普法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为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做实普法工作,他总是身先士卒,带领同志们顶酷署,冒严寒,踏积雪,踩泥泞,不辞辛苦地走家串户宣传、大街小巷开展普法宣传,从简单的印发传单,到普法人员“摆摊儿”送礼物,从开展趣味竞答活动到群众拿出手机“扫一扫”,从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书籍到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普法思路和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掀起普法宣传,平安创建工作的高潮。

自新中办事处成立以来,他带领司法行政队伍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共计98次,其中“送法进校园”11次,“送法进乡村”23次,“送法进机关”10次,“送法进社区”30次,“送法进企业”7次,“送法进家庭”17次,受教育人数达30000余人次,使全办的法治宣传遍及到辖区的各个角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调解百家事,温暖万人心”

清官难断家务事,调解工作是大家心里“没钱没权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但陈华始终把“献身司法,服务百姓”作为工作信条,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调解的每一起纠纷,都是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调解百家事,温暖万人心。

2019年11月13日一大早,新中村小塘组精准扶贫户张某阳就到办公室,反映其哥哥张某、弟弟张某其2019年修建的公路占用自己的土地、牛圈,一直未予补偿一事,情绪非常激动,请求司法所一定要为其做主。陈华了解其原委后,一边安慰张某阳不要激动,一边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并给张某阳一颗定心丸,司法所决不会接到群众的诉求敷衍对待。张某阳走后,陈华立马联系村委会人员了解详细情况,并详读相关法律,并带领调解组工作人员深入修路现场,勘查地形,在确认张某、张某其修建公路占用张某阳的土地、牛圈面积后,准备充分的他组织双方当事人在张某家里座谈。然而还是吃了闭门羹,张某阳的哥哥、弟弟十分不配合调解工作,情绪激动,拒不座谈。陈华并没有放弃,他先后多次到张某阳哥哥、弟弟家中调解疏导,宣讲相关法律政策,他的耐心和用心,软化了当事人的抵触情绪,最后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即,由张某、张某其一次性补偿张某阳土地、牛圈补偿金13000元。拿着补偿金的张某阳开心的握着陈华的手,道不尽的感谢。

  

  

  

四年来,这样的矛盾调解事例比比皆是,他几乎跑遍了辖区的每个角落。哪里有纠纷,哪里有案情,哪里需要法律咨询,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无论大事小事,无论是群体性纠纷还是一般纠纷,他都积极参与,从不推诿。陈华同志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陈华同志参与、指导调处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93起,调处成功91起,调解成功率达98%,涉及金额3000余万元,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员”。

“只要真心为大家,总能感化人”

帮助教育好一个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就等于为社会消除了一份隐患。为做好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几年来,他对辖区特殊人群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谁犯了什么罪,哪个法院判决,多长刑期,在哪里服刑,个人特长、家庭状况,他都放在心上,将责任扛在肩上,始终做到热心、耐心、细心,对每个特殊人员都热情接待,积极安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加快他们自我改造,重新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刑满释放人员何某亮、周某、张某俊曾向司法所反映,因自己违法犯罪,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出狱后与社会脱节,总是感觉自己好像被别人看不起,生活上很困难,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一筹莫展。

  

  

  

陈华同志了解情况后,鼓励他们要正确看待人生、树立对生活的信心,积极融入家庭、社会;并向办事处分管领导汇报情况,积极与社会事务办联系,为何某亮、周某、张某俊三人分别争取到900元的临时救济金,解决了何某亮、周某、张某俊三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何某亮、周某、张某俊三人现在新蒲附近工地上做工,坦然面对生活,提起此事,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称赞陈华同志是真正为民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基层的司法行政工作者,他始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细节处入手,从细微处关心特殊人群的生产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对象,帮助对接相关部门,实施临时救助,共发放临时救助金33人次29700元;利用节假日对特殊人群走访排查,对部分思想有波动的特殊人群进行个别谈心谈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大力度预防和阻止特殊人群被黑恶势力引诱、拉拢,防止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情形,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四年来,辖区内无一例安置帮教对象、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群众事情无小事,最是小事显担当。正是因为在妥善处理“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中,陈华同志用真心、尽心、细心、耐心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司法行政人的形象。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402/47438.htm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