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云岩区盐务街街道 创新治理模式共建和谐社区

时间:2021-09-15 来源: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
贵阳市云岩区盐务街街道由原宅吉社区服务中心和原省府社区服务中心合并成立,辖区面积7.24平方公里,设9个居委会,有居民19805户。地处省政府周边,系云岩区的中心教育区域。辖区80%小区楼栋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是贵阳市第一批成建制小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盐务街街道辖区内的老旧小区面临硬件基础设施破损、配套设施落后、部分小区无人管理等系列问题,一度困扰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群众利益无小事,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忧,云岩区盐务街街道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瞄准老旧小区治理痛点和堵点,因地制宜,通过激发主体活力、夯实平台基础、更新公共设施、整合矛盾化解等方式,着力破解老旧小区社会治理难题。

“共驻共建”激发主体活力

盐务街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街道机关党支部和居委会党支部,与33家辖区单位签订社会治理共驻共建协议,并主动结合群众需求,建立8个功能型党小组,吸纳非公企业和个体单位参与。此外,通过“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三员联动,有效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

在此基础上,盐务街街道探索建立“三哨”机制。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常态化;通过“居委会支部吹哨、党员报到”,推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常态化;通过“党建联盟吹哨、驻区单位报到”,推动实现基层治理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专业指挥”夯实平台基础

盐务街街道按照省委平安委的统一部署,全力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落地。

强化街道、居(村)综治中心建设。按照贵阳市委政法委“八个统一”的要求,盐务街街道投入资金60万,新建街道、居(村)综治中心,实现大数据平台一体化运行,使中心成为统筹街道社会治理的中枢神经和实战指挥部,形成工作闭环。2021年1月到8月,接收上级下派的各类公共服务案件523起,成功处置519起,处置率99.24%。

加大网格建设,织牢基层网底。盐务街街道综治中心将辖区9个居委会划分为72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的标准,配备72名专(兼)职网格员,并统一配备手持终端、连心卡等网格工作装备,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服务零距离”。

搭建联户平台,实现邻里互助。盐务街街道搭建起街道—居村—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的良性互动平台,社区居民由社会治理的“观望者”转变为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的“参与者”,实现平安共创、和谐共享。

解决“痛点”建设和谐社区

聚焦居民最关心的“痛点”,盐务街街道党工委通过主动向群众“问需”“问计”“问效”,收集意见和建议,拓展服务深度,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2013年以来,盐务街街道通过贵阳市实施的“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千园之城”等项目,以宅吉小区为中心,采取“以力铸点、以点连线、扩线成面”的方式分步骤推进老旧小区的建设和治理,相继投入近3000万元对辖区百腊井、吉祥、华联等9个老旧小区(院落)进行“主题式”改造。2020年启动扁井小区、府苑小区、贵信花园、电信小区、平安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2021年以百腊井片区为改造重点,居民小区秩序井然,治安防控更有保障。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不断推进,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得到优化,生活环境趋于改善,邻里关系愈加和谐,辖区颜值进一步提升。

整合资源化解矛盾纠纷

盐务街街道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区、街道、居村综治中心设立矛盾调解中心,对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建立婚恋家庭纠纷“八单一表”排查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包案化解。

2021年,盐务街道各类调解矛盾纠纷42起,实现了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效确保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通过综合治理手段,盐务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刑事案件破案率逐年上升,治安形势不断好转。

“接下来,盐务街街道将从四个方面不断推进老旧小区社会治理工作。一是强亮点,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特点,找准‘亮点’所在;二是补短板,针对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设施配备等群众关切问题查缺补漏;三是重民生,加强群众宣传和互动,让群众知晓并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是抓落实,街道做好各项保障,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盐务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403/48159.htm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