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画蛋》的感觉

时间:2022-06-29 来源:辽宁长安网 作者:佚名

  1980年7月7日,我参加高考语文考试,作文题目“读《画蛋》有感”。想一想那时候很有意思,我和老同学董永威从乡下骑两个小时自行车到苏家屯街里,为的是参加高考。那时候我们老家谁要是去苏家屯是件很大的事,可参加考试就无所谓了,因为读书在我们家乡来说不是太大的事,考大学等同于撞大运。家里给拿几元盘缠,一切由自己做主了。当时我和参加考试的同学跟着领队老师住进红阳旅社,住两天,花了3.6元。师清久老师齐钱时,我拿出的有零有整正好三块六,一分不差,他惊诧地说:“你一定能考上,一定,一定能考上!”

  1980年一起写《画蛋》有感的老同学,前左一为杨清林

  1980年一起写《画蛋》有感的老同学,前左一为杨清林。

  考场设在沈阳市178中学,第一科就是语文,作文题“读《画蛋》有感”,三四百字一篇《画蛋》说达·芬奇拜师学画,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告诉他:不要以为画蛋容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我记不起当场发挥都写了什么,反正按照要求写了800字。

  翻开1980年7月7日的日记,有如下记载:“作文是‘读《画蛋》有感’,写出的文章颇使自己满意。”

  一晃42年过去了,再读《画蛋》,结合人生经历,感受更深。就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换个角度看形状也不同。“画蛋”充满哲理。我们依此观察事物,分析社会,反照人生,思辨历史,会有更深刻的领悟。那次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就像师清久预言的那样,我读了大学。坐了四年冷板凳,认真读书,把自己的感悟形成一篇篇文字,精心编织文史梦幻,以至于文章稻粱,凭自己的笔杆子闯荡职业生涯。想来,这也是“画蛋”基本功的一种展延。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527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