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纷丨借钱不还?看法官如何拯救“友谊的小船”

时间:2024-10-22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我是真拿他当兄弟啊,可他当我是‘冤大头’,不光不还钱,还跟我玩儿起了失踪……”

  近日,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大绥河人民法庭调解员通过“情法结合”的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让兄弟二人重拾昔日友情。

  徐某与邵某在学校期间处成了好哥们,毕业后,两人也始终保持联系。在年初的聚会中,邵某以自己手头紧为由向徐某借了2万元周转,并承诺会在一个月内还清,身为好友的徐某毫不犹豫当场通过微信将钱转给了邵某。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可邵某却丝毫没有还款的迹象,甚至还拉黑了徐某的联系方式。眼看邵某毫不珍惜两人的友情,“隐身”赖账,徐某直接将其诉至法院,要求邵某偿还欠款。

  大绥河法庭调解员得知此情况后,考虑到单一判决结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徐某的问题,后续还可能需要继续执行。为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累,调解员决定通过间接调解的方式处理该案。最初,调解员尝试电话联系邵某,却一直无人接听。为此,调解员决定前往邵某户籍地了解情况,终于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成功与邵某父亲取得联系,告知邵某因欠钱而被起诉的相关情况,并积极劝说其帮忙联系邵某,避免因此对个人信用造成不良影响。

  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邵某父亲同意联系自己的儿子,并表示若借款属实,一定会监督邵某归还欠款。

  随后,邵某便主动联系了徐某道歉,并归还了全部欠款,至此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一纸判决或许不难,但并不代表判决即事了。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实质性解决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0/id/81481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