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1234”基层治理宜章模式

时间:2024-12-02 来源:湖南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宜章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1234”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了具有宜章特色的“身边人解身边事”调解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切实将矛盾隐患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搭建一个平台,实现调解工作“一站式”受理。宜章县是湖南的“南大门”,地处湘粤交界处,社情复杂、矛盾纠纷调处压力大。2021年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实体化运行的县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了与综治中心合署办公、一体化运行,依托县中心受理窗口、行专调委会进驻中心、19个乡镇调解中心,全面规范受理、分流、协同、调处、督办、回访、反馈“一站式”工作流程,形成了矛盾纠纷多元导入、一体受理、全链条服务的工作格局。

  强化两重保障,实现调解工作“一盘棋”实施。强化制度保障,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宜章县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暂行)》,建立了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的动态保障机制。制定调解工作指引,完善人民调解学习培训、排查研判、重大纠纷讨论会商、信息报送、档案管理等19项工作制度。强化人才培养,举办了全县人民调解员骨干培训班、好人协会调解员培训班、法律明白人培训班26期,全力提升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素养和业务水平,推动矛盾纠纷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调,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健全三张网络,实现调解工作“一条龙”服务。不断夯实县乡村调解工作三张网络建设,全面建成“夯实村居、做优行专、衔接多元”的三级联动调解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以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引领,乡镇矛调中心为支撑,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各职能部门、行专调委会为两翼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形成村(社区)一级调解、乡镇二级调解、县级三级调解的递进过筛式调解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全县人民调解共受理矛盾纠纷5837件,调解成功5103件,全年无因调解不及时、调解不当引发民转刑案件、矛盾纠纷激化事件,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强四支队伍,实现调解工作“一体化”推进。推行“多员合一”,建强村级调解队伍。将全县村“两委”干部、人民陪审员、一村一辅警纳入村(社区)人民调解员队伍,实现“多员”队伍的深度融合。推行“多岗合融”,建强乡镇调解队伍。依托乡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合乡镇站所调解资源,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的矛盾纠纷解决互动模式。推行“好人调解”,建强好人调解队伍。充分发挥5万余名好人协会会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推行“联动衔接”,建强行专调解队伍。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妇联、民政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等衔接机制,引导群众以非诉方式解决纠纷。

  (宜章县司法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sft.hunan.gov.cn/sft/xxgk_71079/gzdt/jcdt/202411/t20241129_335135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