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司法局“枫桥经验”三部曲助力基层治理

时间:2024-12-24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淮南市司法局立足工作职能,聚焦人民调解主阵地,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枫桥经验”三部曲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唱响调解“前奏曲”,织密基层治理网络。全面建立以乡镇(街道)调委会为骨干,以村(社区)调委会为主体,以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支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调解组织1295个,其中91个乡镇(街道)调委会、1118个村(社区)调委会、86个企事业及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增强基层治理实效。

  奏响解纷“协奏曲”,推动调解机制创新。充分贯彻落实大联动、大融合的原则,积极参与“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寿县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集中进驻县、乡两级综治(矛调)中心,窗口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八公山区将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整合,组建了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指挥)中心,推动构建多元联动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打造品牌“交响曲”,提升调解影响力。以“调解金名片”换来“调解金口碑”,以品牌建设助力基层治理精准化、专业化。潘集区推广“银龄”调解品牌,提炼出“稳情绪、听陈述、查政策、定责任、调矛盾”五步矛盾调解工作法;八公山区深化“老娘舅”“邻里帮帮团”调解品牌,在农村地区深化“老娘舅”调解模式,总结推广“五心五点”“有话慢慢说”等工作法,在城市社区推广“邻里帮帮团”,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化解社会矛盾。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sxdt/576261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