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模型为法律监督开“透视眼”

时间:2025-08-05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图为检察官正在利用大数据模型办案。

  讲述人: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 金磊

  今年1月,我们运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上的“违规调整社区矫正对象基本养老金待遇类案监督模型”筛查数据时,发现多条存疑数据预警——多位社区矫正对象养老金存在违规调整现象。

  经核实,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规定,退休人员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和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的,可以按被判刑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数调整。

  但辖区被判处刑罚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基数为何正常调整?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展了社区矫正对象违规领取基本养老金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对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养老金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

  为查清事实,我们从裕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取了部分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信息,从裕华区司法局获取2022年以来社区矫正对象信息。

  随后,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条件,对以上两组信息进行关联,得到“社区矫正对象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信息”。

  通过分析出的“社区矫正对象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信息”,再以某种方式分析出“违规调整基本养老金的社区矫正对象线索”,最终输出内容包含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待遇调整金额、待遇调整日期等线索10余条。

  经进一步调查核实,社保部门对6名社区矫正对象存在违规发放养老金待遇情形,造成国有财产流失。

  社保部门在核发养老金时为何对此并不知情,还一直按照正常待遇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为查明真相,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

  经询问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由于司法行政单位与社保部门之间缺乏相关信息共享,这才出现了未按规定停止为社区矫正对象调整养老金的情况。

  针对发现的部门间信息壁垒未打通等问题,我院与行政机关召开专题磋商座谈会,围绕法律适用、追缴程序以及协作机制展开研讨。

  要想真正破解违规续发问题,还需要通过建章立制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各项养老金政策及时落实、执行到位。

  于是,在座谈会上,我们现场提出建立“社保基金管理与社区矫正对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打破司法行政机关与社保部门的数据信息壁垒,实现社矫对象信息与养老金发放数据的实时对接,从根本上促进社矫对象养老金发放更加健康规范发展。

  同时,我们还督促社保部门及时停发违规调整的基本养老金,追回多发的部分,挽回国有资金损失;对整改推进不力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帮助社保部门堵塞监管漏洞,促进社会治理。

  随即,根据发现的线索,社保部门成立专项整改组,并启动追缴程序,对涉及的6名社区矫正对象的养老金待遇进行重新核定和调整变更,依法抵扣并追回违规发放的国有财产18000余元。

  大数据监督模型为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安上了“数字慧眼”,解决了以往线索发现难的问题,将检察人员从大量纸质案卷中解放出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监督效果。

  这些整改的成效,让我们办案人员在大数据监督模型中尝到“甜头”,也更激励着我们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随后,我们又筛选出6个符合各自业务条线实际的法律监督模型予以应用,让数据“开口说话”,并取得良好法律效果。

  我们运用“违规销售隐形眼镜等医疗器械公益诉讼监督模型”,精准得出可查性线索42条,督促整治隐形眼镜医疗器械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我们运用“药店执业药师人证分离监督模型”,精准查找出执业药师“挂证”线索130条,整顿辖区范围内同类问题,杜绝“影子药师”现象。

  ……

  民生利益无小事,数字检察有可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检察业务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大数据模型技术辅助办案将为法律监督工作打开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yw/202507/t20250727_70632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