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能手风采:杨秀 以法为盾守公正 用心为民践初心

时间:2025-08-25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作者:佚名

  近期,北京市第二届行政复议岗位技能比武产生了5位 “行政复议办案标兵”、5位 “行政复议办案能手”,将分期为大家介绍这10位行政复议人,如何以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诠释新时代首都行政复议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杨秀

  “行政复议办案能手”

  在北京市政府行政复议接待大厅里,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在群众间穿梭。她时而俯身倾听申请人的诉求,耐心捕捉每一个细节;时而伏案研读案件卷宗,字句斟酌间梳理法理脉络。温和的话语消解着群众的焦虑,专业的解答指引着维权路径 ——她就是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立案处三级主任科员杨秀。自2022年加入行政复议队伍以来,杨秀始终扎根化解行政争议的第一线,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群众构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用滚烫的赤子之心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短短几年间,经她手成功案前调解的行政复议案件已达500余件,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正是群众对她工作最真挚的认可。

  

  严谨细致 把好行政复议工作“第一关”

  行政复议立案工作,看似只是流程性的开端,实则是筑牢化解行政争议的“第一道防线”。深知这一环节的分量,杨秀在工作中始终以“绣花功夫”般的严谨细致,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进行立案审查。遇到材料缺失的申请人,她总能兼顾双重角色——既是耐心的讲解员,用通俗的语言拆解法律条文;又是贴心的指引者,把专业的补充要求转化为清晰易懂的“操作指南”,让群众少跑冤枉路。新行政复议法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立案习惯和标准,为了快速吃透新法精神、提升立案办理质效,她参与研究了北京市贯彻落实新行政复议法的立案审查标准和工作流程,通过反复研讨、模拟实操,最终将新法中的新规定、新变化转化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这套流程迅速在全市落地生根,成为行政复议立案工作的“标准模板”,为新法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办理一起原法定代表人不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决定的行政复议案件时,杨秀敏锐发现,申请人不仅提交的材料中缺失关键要件,且复议申请时效已近届满。情况紧急,她当即联系申请人,一边细致确认其诉求,一边逐项指导补充材料的规范提交。为抢在时效截止前完成立案,她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通过电子送达方式高效传递文件,最终在法定期限的最后时刻,稳稳保障了申请人的救济权利,顺利完成立案程序。

  创新实践 探索行政争议化解“新路径”

  行政复议不仅是定分止争的法律程序,更是舒缓社会矛盾、守护和谐根基的“减压阀”。杨秀深谙案前调解在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重要性,始终坚持践行“案前调解八步法”,将调解关口主动前移。在调解现场,她总能精准把握角色定位:既是秉持公正的“裁判员”,以法律为标尺明晰是非曲直,让争议双方在法理框架内厘清责任;又是善解人意的“和事佬”,用共情之心倾听诉求、疏导情绪,逐步消融对立与隔阂。面对情绪激动的申请人,她以专业的法律分析和沉稳的沟通技巧稳住局面,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面对涉事的执法部门,她则以扎实的事实证据和严谨的逻辑分析,推动其正视问题、主动纠错。这种“法理交融、情理并重”的调解风格,让许多剑拔弩张的争议在平和中找到了解决路径。

  在处理一起涉及精神障碍人士的行政复议案件时,矛盾曾一度陷入胶着:申请人的弟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家境本就困难,却向某公司支付了一万元,这让本就困顿的生活雪上加霜,申请人为此情绪激动、焦灼万分;而被申请人一方表示他们是按照法律规定作出的投诉终止调解决定。尽管该案并不在管辖范围内,但看着申请人无助的神情,杨秀始终放不下这份牵挂。她主动打破地域壁垒,跨区协调各方力量:一边联络相关区司法局、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搭建线上调解平台,让争议双方得以在同一频道坦诚沟通;一边联动申请人户籍地政府,核实家庭实际困境,为调解争取更充分的事实依据。经过数十次沟通协调,最终达成退款协议,让万元救命钱重回患者账户。

  勤学善思 淬炼专业服务“硬本领”

  行政复议工作横跨诸多领域,法律法规的更新迭代更是常态,这对办案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为此杨秀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她以旺盛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为动力,持续更新知识储备,系统提升专业能力与理论素养。从深度参与各类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到积极投身跨区域学习交流,她始终像海绵吸水般汲取养分。这种充电方式,让她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专业的法律敏锐度,更以日益扎实的专业功底,为群众提供着愈发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从立案审查时的严谨把关,到案前调解时的春风化雨,再到专业素养上的持续精进,杨秀在行政复议立案岗位上,以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复议为民”的初心使命。展望未来,杨秀将继续以法治信仰为灯塔,在行政复议的岗位上笃定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行政复议人的使命与担当。


原文链接:https://sfj.beijing.gov.cn/sfj/index/xzfyal/743737259/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