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最美劳动者丨以法为盾 司法护航劳动者与企业“双向奔赴”

时间:2025-08-26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历来重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审判工作,将其作为维护民生权益、优化劳动用工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妥善处理好劳资纠纷,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升营商环境,长春中院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障。

  府院联动,多元共治解纷

  长春中院在办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坚持“党委领导、多元共治”,抓好“总对总”机制建设对接落实,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持续完善“法院+”联动机制。积极推进与人社局、市工商联等“三方六家”调处中心对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工作。2024年通过“三方六家”调处中心共接待5824人次、成功调解588件。该做法被全国工商联作为营商环境典型做法通报表扬。

  “法官,我们不同意按照12个月的期限支付他的停工留薪期工资!他的骨折三个月就能好,休12个月太不合理了”,在长春中院民三庭审理的一起工伤待遇赔偿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对于工伤的停工留薪期以及此期间的护理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鉴于劳动者的伤情以及双方的争议焦点,承办法官立即协调人社部门,针对停工留薪期的问题向人社部门进行问询。为了使双方当事人均能信服,承办法官联合人社部门列举出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什么样的伤情对应的停工留薪期时长进行耐心的解答,并就吉林省关于停工留薪期护理费实施的是“以费代人”的政策向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最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握手言和,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得到了快速赔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对下指导,裁判尺度统一

  长春中院积极开展对下指导工作,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的难点、疑点,积极开展全市两级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实务培训。2023年9月举办的全市两级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实务培训班,邀请了省高院民四庭赵希洋副庭长作专题授课,两级法院审理劳动争议的法官、法官助理共112人参会。培训会上,赵希洋结合具体案例和多年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经验,围绕“劳动争议受理范围、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认定、非全日制用工认定标准、加班费计算基数、养老金补缴、近亲属工亡待遇”等二十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和答疑,切实提高了参训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确保两级法院劳动争议案件部分裁判标准的统一,规范了案件审理。

  长春中院还深入辖区15家基层院进行调研指导劳动争议审判工作,形成独有的办案法官“包保+对接”基层院的工作模式,由负责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官分别负责相关的基层院,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机制。

  保障民生,融入基层治理

  在处理涉及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等案件中,长春中院积极协调各方,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妥善处理涉及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案件,加强对民生领域的司法保护。对于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如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长春中院每月月底都对两级法院进行调度,制作《长春地区法院涉农民工欠薪台账》并上报省高院。在省高院指导下,在全市两级法院开展“冬季欠薪专项行动”,对涉农民工讨薪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让农民工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辖区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长春中院的关注重点,长春中院不仅对辖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还开展点单式送法进企业等司法服务活动,在源头上化解劳资纠纷,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长春全面振兴贡献法院力量。在对吉林某餐饮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走访时,该公司的董事长就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经营过程中用工的合理性、合法性提出了自身的困境。法官耐心解答企业提出的法律困惑,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企业用工管理、人员聘用、解聘等相关问题上进行法律指导。该集团董事长对长春中院此次走访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面对的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不容小觑,法官主动走访企业,能够实际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纠纷矛盾,为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普法宣传,践行初心使命

  “法律不仅仅是法官的裁判依据,更应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熟知的生活准则”,为此,长春中院积极开展普法活动,避免劳资双方因不懂法、不知法而走弯路。长春中院法官先后作为“三方六家”代表到长春新区调研金牌调解组织选树及新时代劳动关系创建情况,就新时代企业在劳动关系领域如何开展多元解纷进行指导;受长春市人社局邀请为长春市首届“暖阳杯”仲裁调解员讲解劳动争议案件裁审衔接实务问题;到市总工会为全市女职工开展“庆祝三八节全市女职工法律维权培训”普法讲座,用法律的阳光温暖守护女神们的芳华……

  开拓创新,做智慧法院建设的“先行者”

  “头一回参加这么酣畅淋漓的庭审!”庭审结束时,双方当事人赞叹道。这是长春中院以创新为驱动,以公正为准则,在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工作中,首次开展的无书记员智能庭审。本次庭审现场全程录音录像,自动语音识别,完整准确记录整个庭审过程,庭审全程仅用时35分钟。双方当事人紧跟法官节奏完成了答辩质证,充分发表诉辩意见,在此过程中,无需等待书记员记录,节奏紧凑流畅,极大提高了庭审效率。

  

  

  长春中院还建立了融合法庭,便于身处外地无法到庭应诉的当事人通过网络参加庭审,减少了当事人往返奔波之苦。

  长春中院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和公正审判,在劳动者和企业之间搭建起公平正义的桥梁,此后,长春中院还将不断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更多司法力量,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安心工作,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中稳健前行。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6/id/88668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