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波澜壮阔的闯关东浪潮
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三百年间,关内(主要是华北地区)人口向东北地区的迁移,俗称“闯关东”。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堪称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迹,美国学者谓之“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24号,第49页)。作为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移民的大批进入,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促使东北区域文化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吸收,最终形成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一
一个“闯”字,形象地表明这种迁徙在当时多数情况下是私下进行的,是越轨犯禁的行为。清初,关内人口到东北是自由的,并不需要“闯”。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迁都北京,约有90万人“从龙入关”,辽沈地区一时野无农夫,路无商贾,土旷人稀,生计凋敝。为恢复和巩固东北后方,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向全国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奖励的方式,吸引关内人口到东北屯垦。这项政策的出台,拉开了清代关内人口移民东北的序幕。在招垦政策鼓励下,大量移民迁入辽沈地区。遗憾的是,这一政策仅实行了15年,康熙七年(1668年),清朝出台《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对招募移民的官员不再嘉奖,同时开始限制移民迁往东北,但此时并未完全禁止移民进入。至乾隆五年(1740年),清朝才正式封禁东北。嘉庆、道光、咸丰三朝继续实行封禁政策,直到咸丰末年,清朝在内忧外患逼迫下,才陆续在东北地区解禁,至20世纪初完全开禁,大量移民如潮水般涌入。
然而,即便是在封禁时期,完全的封禁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迫于生计的关内农民,铤而走险,冲破封禁,进入东北地区。每遇大灾大荒之年,统治者更是采取默许态度,主动对灾民放行。康熙末年,东北地区已有十几万山东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移民人数超过了百万。这些移民基本上都是在封禁时期,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东北的,故称“闯关东”,以后一直为世人所沿用。那么,终清一代,究竟有多少关内人口进入东北地区?当时没有调查统计,只能通过对东北地区人口的增长来推算移民数量。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地区总人口为1841万,其中,关内移民至少有1000万。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继续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移民数量持续增加,整个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移民总数为1983万人,其中在东北定居的910万。由此可见,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约有3000万人,其中约2000万在东北定居。
闯关东移民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其中以山东人最多,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次之为河北及河南人。来东北的关内移民大都是在家乡无法生存,“死逼梁山下关东”的灾民、难民及赤贫者,因此,早期移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后来逐渐扩大到劳务、工商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移民被工厂、矿山、码头、铁路沿线吸收成为劳工,为东北工矿业的兴起、铁路建设等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此外,还有一小部分移民在东北经营商业。近代东北地区的商人主要来自关内,逐渐形成了山东帮、河北帮、山西帮等行帮势力,在东北一带实力很强,“汉民至江省贸易,以山西为最早,市肆有逾百年者,本巨而利亦厚”(徐宗亮:光绪《黑龙江述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民国年间,关内商人经营范围遍及钱庄、粮栈、货栈、当铺等行业,促进了近代东北商业贸易的兴起与发展。
二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口在空间的位移实际上是人口所负载的文化的流动,因此,移民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迁移。人口迁移不仅造成了各种文化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移,也必然导致移民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结果是新文化的出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之一,闯关东在文化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汉族移民的进入导致东北区域文化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满族为主体的区域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同化;二是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也产生重要影响,汉族传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清代至民国,随着关内移民大批进入东北地区,汉族逐渐成为东北人口的主体,已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以满族为主体的土著民族“起居、饮食、衣服、言语,均与汉人同化”(伯勤:《黑龙江沿岸一瞥》,《中东经济月刊》1931年第7卷第4、5合号,第199页),山东人“移风易俗,使东北完全汉化,厥功尤伟”(黄泽苍编:《山东》,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12页)。
清入关前,作为官方通用语言的满语处于兴盛期,从统治阶层到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能讲满语。汉人官吏不通满语,则无法参与政事。入关后,随着关内移民的大量进入,汉族人口超过了满族人口,满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汉语取代。尽管从乾隆时期开始,清朝统治者相继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国语骑射”,并对东北地区实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移民长期在东北生产生活,与当地满族交往频繁,逐步改变了满语的语言环境,使用满语的人逐渐减少。东北地区满语的衰落与移民的脚步是一致的,奉天最早,吉林次之,黑龙江最晚。同治年间还是满汉文并用,到20世纪初东北完全解禁之时,东北地区的通用语言已由满语转变成汉语。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靠采集渔猎为生,为了适应高寒地带的气候需要,多以动物皮毛作为衣服的主要原料。如索伦、达呼尔“以狍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又反披狍服,黄毳蒙茸,少见多怪者,鲜不望望然去之,然亦穷苦者装饰如此”。在汉族移民影响下,满族等少数民族学会了用布帛制衣,“土人以褡裢布制袍,或用茧绸,色尚蓝灰,酱次之,皆缺襟。亦有服绸缎者,十仅二三,则其得之不易可知”(西清撰:嘉庆《黑龙江外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3页)。这表明东北满族服饰在清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接受了汉族服饰。如坎肩,本是汉人衣着,清入关后,满族也将坎肩作为本民族的服式。至民国年间,满汉在服饰上已基本趋同。
随着移民的到来,关内饮食也传入东北。满族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得到改变,也开始食用黍、玉米、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并掌握了烧、烤、炖、煮、炒等各种烹调方法,一些特色美食逐渐成为具有东北地方风味的饮食。光绪二十年(1894年),河北滦县李连贵来到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在这里开了一家肉铺,加入中药等原料制作熏肉。后人保留了这种制作工艺,做出风味独特的熏肉大饼,即风靡全国的李连贵熏肉大饼。汉族过节的传统食品,如上元汤圆、端阳角黍、中秋月饼等也为满族人所接受喜爱。
满族等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的居住方式,是马架、窝棚之类的简易住所,一般用桦皮、草来建造。清代以来受汉族影响,渐有所改变。随着满汉交流的不断深入,其房屋建筑风格也有所改变,汉族一些传统特色的建筑形式,影响了东北房屋的设计和建造。如四合院,是人们熟知的古代建筑形式。清中期以后,东北地区的四合院成为主要房屋建筑。与此同时,各地移民亦将建房习俗带到东北。汉族人对建房十分重视,一般要请阴阳先生来看风水,按阴阳八卦等确定方位,选择良辰吉日上梁,上梁时还要放鞭炮,亲朋好友过来欢聚、道贺。在此影响下,满族在房屋上梁时,也喜欢放鞭炮庆祝,还要唱祭天祭神的歌谣。
由上,东北文化从语言文字到衣食住行,都被深深刻上了移民的烙印,各个方面均表现出汉化的倾向。
三
在汉族移民文化同化土著文化的同时,不可能不受到当地原有文化的影响,当时就有人感叹,来东北之汉人,“再世以后,与满洲人同化矣”(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纂:民国《奉天通志》,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2280页)。在汉语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主导语言的同时,满语文化并没有消亡,至今在东北方言、地名、山脉、河流名称中仍然保留了大量满语文化遗存。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满族创造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满语词汇,名词类如“黏饽饽”“靰鞡”“嘎拉哈”,动词类如“稀罕”“扎孤”,形容词类如“邋遢”“特勒”“喇忽”等;“长白山”“兴安岭”“完达山”“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等都是满语山脉、河流名字。伴随满汉语言文化的交流融合,汉语大量吸收并保留了一部分满语词语,成为现今东北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语。
旗袍是满族人的发明,满族入关后,汉族人也喜欢上了旗袍。清初,满族男女老少四季都穿旗袍,圆领、箭袖、捻襟、宽腰,结构简单,但不同层次的人所穿旗袍各不一致。旗袍以四开襟袍服为尊,普通民服左右侧开襟,也有不开衩的袍,俗称“一裹圆”。腰间系有束带,上面悬挂腰刀、火镰、匙箸、荷包等小杂物。清朝中后期,满汉长期混居,相互影响,满族旗袍审美开始发生变化。袍子开襟,由长变短,窄袖口变肥,原来在腰带上佩戴的腰刀等物品,因不再适应日常的生产生活,逐渐被烟荷包和香料袋所取代。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民众不再受清政府服饰制度的束缚,无论满汉,女子皆爱穿旗袍,旗袍样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女性旗袍下摆开始绣有花卉图案,出现直领,袖子也由宽变窄,有长短袖之分。并由直筒式变为紧身贴腰式,成了中国女性的代表服饰。
满族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其饮食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满族入关前,饮食以肉类为主。后来,坛焖肉、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玻璃叶饼、苏叶饽饽、驴打滚等特色饮食,逐渐被汉族所喜爱,成为东北城乡乃至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的美食佳肴。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当地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火炕。这一习俗由来已久,金代女真人就有用火炕的习惯。火炕既住人,又能取暖。作为“东北三大怪”之一的“窗户纸糊在外”,是满族房屋的又一特色。满族人过去用的烟囱也十分特别,是单独立在墙外的。史载宁古塔“屋皆东南向,立破木为墙,覆以苫草,厚二尺许,草根当檐际若斩,绹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蔽风雨,出瓦上。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作灶。上下男女,各据炕一面,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晓起则叠被褥置一隅,覆以毡或青布。客至共坐其中,不相避。西南窗皆如炕大,糊高丽纸,寒闭暑开。两厢为碾房,为仓房,为楼房。四面立木若城,以栅为门,或编桦枝,或以横木”(杨宾撰:《柳边纪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这里所记载的是三百多年前满族的居住习俗,在今天东北农村依然随处可见,这说明满族的居住特色早已被汉族所接受,满汉共同创造出适合东北气候特点的居住文化。
可见,在各民族长期文化交流中,既有同化,又有融合。随着时间的流逝,东北地区在保留原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入汉族文化,使得一种新型的带有移民特色的文化形态在东北逐渐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新型移民文化具有开拓性、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是东北各民族之间长期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在闯关东历程中,无数移民携妻带子举家迁往东北各地,他们冲破重重阻力,越长城、渡渤海,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东北后,要在天寒地冻、杳无人烟的新土地上建立崭新的家园,没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和品质是无法战胜恶劣环境的。随着移民的到来,关内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东北传播开来,在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接触和融合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反映了东北移民文化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特质表现为豁达、豪放、质朴、宽厚、极少排他等地域特征。东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农耕、渔猎、游牧等多种生产方式并存,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彼此相互影响,使得东北移民文化具有了很强的兼容性。
在三百年波澜壮阔的闯关东浪潮中也孕育了“闯关东”精神,主要表现为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携手并进的合作精神,它是东北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见证了无数移民务农务工、伐木筑路、开发边疆的历程,也见证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谭玉秀、范立君,均系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以来东北移民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644—1945〕”〔17ZDA193〕阶段性成果)
原文链接:http://ccdijl.gov.cn/ztjc/ljwh/202101/t20210118_7914784.html
-
答 您可以来北京项目总部通联部,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来之前须提前预约联系。
-
答 请您直接与刊登文章的网站底部联系电话、QQ号联系,也可以给底部邮箱发邮件,网站编辑在收到邮件后会与您联系。
-
答 有意从事法制公益性工作,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熟悉司法工作,熟悉基本网络操作的公民,新闻专业出身或有新闻传播方面工作经验者均可申请。
-
问 什么是调研函?答 调研函主要是向涉案相应单位反映和核实事情情况。
-
答 工作证是有职务的人员才可以申请,中心总部各机构主任或副主任,各工作组或地市中心主任副主任才发工作证。
-
答 资讯核实函一般是按程序发过调研函、催办函之后,仍未处理或未有任何回应的向相关单位发稿件资讯核实。
-
答 发布的文章需要经过审核才可以在网站栏目里正常查看,因周六属于休息日,没有人及时审核,需工作日上班审核后才可以查看。另外需确认您上传的文章是什么类型的,负面文章不可以发布,文章上传格式或栏目不正确也不会正常审核。
-
答 根据案情和所办工作的需要使用即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和《法制内参》编辑部以调研内容为主,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做舆情监测用的,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以信息化服务为主。4本介绍信有一定区别,需要一事一说。
-
答 (1)从事过公检法相关工作或者媒体/法制工作的公民或法人单位均可申请;(前提条件) (2)熟悉我国相关政策和调研工作;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为发展做贡献; (4)遵守内参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 (5)熟悉基本网络操作,遵守互联网应用规则;
-
答 不可以,申请都需要提供纸质材料,申请人本人签字按手印,推荐人签字。
-
答 核心网站总共有14个,分别是法治内参、社会内参、法制内参、法制调研网、法治调研网、民生调研网、法制调查网、社会调查网、法制舆情网、法治纪实网、法治动态网、法制在线网、法治资讯网、法制政讯网。
-
答 工信部不审批带全国的网站。我们所有带全国字样的名称前都加了“政讯通”,意思是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法制调研工作。网站显示没有全国字样,在文字资料或者口头表述时会有加全国,使用名称都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
-
答 有工信部和公安网安备案,可以去工信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和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中查询,项目官网的备案号在网页的尾部有显示。
-
答 (1)政策法律法规落实监督和反馈工作;社会热点、焦点现象等工作的监督反馈; (2)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详见宪法27条、41条); (3)利用法制领域的网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200网站,积极采集编发各类资讯信息。
-
答 资讯核实函发的是资讯核实稿件,对于所发稿件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实确认,要对文稿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相关内容向当事人或相应涉事单位核实,做到所发稿件整体表述事件的证据充分,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避免网上发布内容失真或者片面性,同时再一次催促相应涉事单位尽快处理核实该案件。
-
答 法制内参是全国法制调研中心项目的核心网站。都是以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为主,两个是独立的网站,可独立开展业务。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由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牵头运营,与公安部、司法部没有隶属关系。不隶属任何部门,是独立法人单位。
-
答 是五年以前的事情吗?因上访拘留是治安拘留还是刑事拘留的,如果是五年以前的事情,不是刑事拘留可以申请。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是由4个官网和政讯、行业独立域名网站各100个组成,总共204个网站。
-
答 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项目暂时未涉及扶贫相关工作。您用中心名义开展工作需申报选题。
-
答 核心网站不是项目官网,项目官网是项目门户网,核心网站是项目的功能性网站。法制调研网不是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项目官网,是这个项目其中的一个核心网站。
-
答 如您所在地有成立地市中心,可以到所在地市中心申请开具;如果没有地市中心,在申报选题详情内容最后注明申请开具介绍信并留下相应的收件地址、收件人和联系电话。
-
答 一共有3种,分别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
答 工信部不审批带全国的网站。我们所有带全国字样的名称前都加了“政讯通”,意思是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法制调研工作。网站显示没有全国字样,在文字资料或者口头表述时会有加全国,使用名称都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
-
答 文章未审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您上传的文章类型或格式有问题,负面文章未经过核实的不会通过审核,文章上传格式或栏目不正确的不会通过审核。另一种情况是您上传的文章格式、栏目没有问题,属于正面宣传文章,可能因编辑人员时间问题未能及时审核,我们的编辑人员会尽快为您进行处理。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
答 项目网站平台由4个官网和政务、行业双百网站群组成,204个网站的备案主体30多家企事业单位就是这个项目组织机构构成部分,各自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运作该项目。由牵头单位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行使项目的运营管理责任和各项权义的具体实施。
-
答 我们没有省中心,只设地市级中心。
-
答 如您所在地有成立地市中心,可以到所在地市中心申请开具;如果没有地市中心,在申报选题详情内容最后注明申请开具介绍信并留下相应的收件地址、收件人和联系电话。
-
答 涉及法制、社会、民生、执法等相关的资讯信息均可发布。
-
答 调研证除了法制内参的还有法制调查网调研证、法制在线网调研证、法治调研网调研证可申请。
-
答 特约编辑申请需提交: ①专兼职人员申请登记表和承诺书各1份; ②如实填报个人简历1份; ③身份证复印件2份(原大小,正反面在同一张纸); ④1寸蓝底免冠照片3张(同时附电子版照片1份,发送至邮箱:3206414697@qq.com); ⑤无违法犯罪承诺书1份。 以上资料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编:100005,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通联部收。电话:010-56212745。审核通过后会联系您。
-
答 在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官网上政务百网和行业百网的栏目可以打开查看具体的网站信息。
-
答 有的,介绍信自开具之日起10天内有效,10天之内应将介绍信送至到受文单位,并进行案件的调研核实工作。
-
答 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维权服务、调研活动、市场调查、学术课题研究等服务,收取法律咨询服务费。
-
答 没有强制要求。
-
答 是收费的,单位专兼职工作人员申请介绍信,应遵守一事一信一主体,每次申请需缴纳综合管理费用100元(一个事件,默认开2张),同一事件,去不同单位开具的介绍信超过2张,每增加一张介绍信加收管理费20元。开具介绍信需邮寄原件的,邮寄费到付。
-
答 一共有4种,分别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法制内参》编辑部。
-
答 前期发布的文章都需要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和格式。 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
-
答 调研员针对自己办理的案件可以复印涉案调研函。
-
答 利用行业百网站群,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主题、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分事例的进行精准普法工作,对身边的正能量事迹进行宣传。
-
答 依据具体情况,如果是我们中心会员发布文章是免费的,会员有账号和密码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正面宣传文章。
-
答 本项目设立了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法制内参》编辑部、《法制调研网》编辑部、总部法制项目通联部;外派联合团队:全国法制项目总部管理委员会、全国法制项目各省工作委员会、全国地市联合中心管理办公室;专项活动管理:千百万主题工程组委会、全国法律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全国法制宣教基地管理办公室、全国法制专项主题活动组委会。
-
答 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承担相关的法制监察、法治建设方面的行业课题调研、焦点问题、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调研、法律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
-
答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正规网站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核心网站主要是项目业务执行使用的网站,运用于证件、介绍信、核实函、信封稿件便笺等。
-
答 可以申请。
-
答 调研员开展调研工作需要领取介绍信的,如果所在县的县级中心没有成立,可以从总部申请,一事一信,总部开具好了之后寄给相应人员。同时,向总部申请介绍信的时候,需在网站上申报相应的选题。
-
答 1.从北京总部、各地市中心、推荐人、推荐单位处获取纸质表格; 2.进入任一官网→点击“申请加入”栏目→找到对应岗位→下载表格; 3.进入任一公众号→点击“用户中心”栏目→找到申请资料→下载表格。
-
答 (1)发展各类法制信息化网络会员; (2)提供各类法制主题活动的策划服务,提供市场、品牌、项目、融资、营销、运营的相关服务; (3)提供互联网全业务服务:网站开发建设、网站设计制作、技术服务、维护、推广、运维服务等; (4)提供网站广告服务:广告交换、资讯推广、广告发布、媒体运营、广告设计、发行销售法制领域图书、报刊及音像读物、文化传媒等; (5)提供认证服务: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产认证; (6)提供商标注册代理服务; (7)提供数据挖掘、互联网不良信息处理、企业信用管理等服务; (8)提供市场调查服务:法制课题学术性、行业性、经营性和市场性调研、调查报告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服务。
-
答 发布于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会在多个网站上共享发布。
-
答 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维权服务、调研活动、市场调查、学术课题研究等服务,收取法律咨询服务费。
-
答 (1)完成北京总部指定的国家重大课题和社会公共选题任务; (2)开展资讯采编、课题调研和法制宣传活动; (3)运用一体化应用平台开展服务的各项公益性、有偿性服务; (4)运用好互联网媒体平台的积极功能,为百姓维权提供合规渠道,监督政府等职能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正义,响应国家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
-
答 平台发展行业细分类别的网站,以网站站群模式运营,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提高平台知名度、影响力、话语权、竞争力的同时,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站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服务。
-
答 地市中心成立总部不要求必须设立办公室,如果有办公室想挂牌的,可以挂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某市调研中心。
-
答 (1)从事过公检法相关工作或者媒体/法制领域工作的公民或法人单位均可申请(前提条件); (2)熟悉我国相关政策和调研工作;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为发展做贡献; (4)遵守内参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 (5)熟悉基本网络操作,遵守互联网应用规则。
-
答 工作区域您自己申请,一般是长期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或者业务范围,以方便开展工作为依据。
-
答 工作区域根据申请人居住地,户籍地或日常业务范围确定。 工作内容: (1)政策法律法规落实监督和反馈工作;社会热点、焦点现象等工作的监督反馈; (2)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 (3)利用法制领域的网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200网站,积极采集编发各类资讯信息。
-
答 相关表格可以从北京总部办公室、各地市中心、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处领取,也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申请加入窗口)。
-
答 调研中心主任、各省工委主任、各地市级调研中心主任、各课题组主任和各部门主任可以领取带章空白介绍信。
-
答 工作日上传选题申请介绍信当天审核,当天寄出,节假日上传的选题需到工作日处理。
-
答 会员发布的文章需要经过人工审核,通过审核才可以在网站栏目里正常查看,因周末为休息日,没有人及时审核,需工作日审核后方可上线。
-
答 核心网站不是项目官网,项目官网是项目门户网,核心网站是项目的功能性网站。法制调研网不是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项目官网,是这个项目其中的一个核心网站。
-
答 是的,您可以用授权的账号和密码登陆,关于上传步骤可参照http://fdyzx.org.cn/show-179416.html,如还有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021399咨询。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
答 您好,需要先看一下活动内容,如果合适可以做主办方。请添加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官方微信:ZXT-fzdyzx,会有相关工作人员与您对接,或拨打官方电话010-56212741、010-56212745。
-
答 有偿业务运作不知道您具体指哪方面的事情,资讯信息化会员业务部分主要是在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百网站群平台发布。
-
答 调研员在所有岗位中,权限最高,业务范围最广,也是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岗位。调研员可以依法依规,针对个案进行调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有权申请向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及涉事企事业单位发送调研函,协查函,函件由北京总部代发,前提是调研选题经查事实清晰、证据充分,总部予以立案。调研员可对外提供互联网全业务服务。
-
答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正规网站(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相关表格可以直接在4个项目官网任一网站下载,进入“申请加入”窗口,选择“申请调研员”,下载相应的文件即可。
-
答 平台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法制内参》编辑部是法制内参网的编辑部,是同一单位。
-
答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是依托全国50多个企事业机关单位共同组成的调研、法制宣传及网络信息化、网络服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室。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承担相关的法制监察、法治建设方面的行业课题调研、焦点问题、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调研、法律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发展行业资讯细分类网站,做的是行业市场细分和话语权平台,以网站站群模式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站平台,尽量满足用户需求。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法制调研员申请表可以从北京总部办公室、各地市中心、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处领取,也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申请加入窗口)。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邮寄至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总部,资格审核通过后会电话联系您。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主要是项目业务执行使用的网站,运用于证件、介绍信、核实函、信封稿件便笺等。
-
答 工作区域由您自己申请,一般是长期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或者业务范围,以方便开展工作为依据。
-
答 法制调研员、法制监督员、法制调解员以及法制宣传员授权使用的网站数量和栏目是不一样的。
-
答 1.禁止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任何内容(信息);2.禁止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政治宣传和/或新闻信息;3.禁止发布涉及国家秘密和/或安全的信息;4.禁止发布封建迷信和/或淫秽、色情、下流的信息或教唆犯罪的信息;5.禁止发布有奖、赌博游戏;违反国家民族和宗教政策的信息;6.禁止发布妨碍互联网运行安全的信息;7.禁止发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和/或其他有损于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公共道德的信息或内容;8.禁止发布负能量内容(信息);9.如需协助处理投诉举报维权事件,请联系网站管理中心,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审批;10.正面宣传文章不限时不限量可发布,发布内容(信息)遵守文章发布格式要求,图片尺寸不超过内容板块宽度,段首空2个字符,段落之间不能有空行,同一栏目不重复发布,发布内容与网站栏目相符。
-
答 您好,申报之后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在人员证件下看到。
-
答 您登陆的是哪个网站,有网站后台3个月未登陆会显示账号待审核需联系管理员,防止有人长时间不登陆账号被盗,非本人发布不良信息。请告诉客服您的账号,重新审核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
答 找到配发的网络平台授权书,里面有账号和密码,登录授权给您的任一网站都可以进行不限时不限量的发布。 1、关注“法制资讯研究与发展推进中心”公众号,有完整的教学视频 2、教学说明,http://fzxfb.org.cn/show-179449.html,如还有具体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212741、010-56212745咨询。
-
答 不是的,一共有两种方式: (1)网上申报,在总部网站上用本人户名和密码登录发布选题; (2)发送短信息至总部指定号码,选题申报内容必须具体准确,调研时间、调研人员姓名、涉案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或各类组织的名称、调研事件及调研选题来源。 注:选题重复后者不予审批。
-
答 调研员开展调研工作需要领取介绍信的,从总部申请,一事一信,总部开具好了之后寄给相应人员。向总部申请介绍信时在网上申报相应选题。
-
答 各专兼职人员授权使用的网站数量和栏目是不一样的,详情请联系客服咨询。
-
答 证件样式没有区别,平台使用费一样,根据申请人的工作方向需要确定。
-
答 法制内参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之一。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依法维权服务。
-
答 法制内参网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主要面向于调研员、社会监督员等专兼职工作人员办理业务的功能型网站,为工作人员提供专属业务渠道。
-
答 不需要的。同一个账号密码,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不需要每个网站都登录,一类(或一组)网站只需要一个网站登录发布就行。
-
答 您好,我单位所有专兼职人员均可转发负面信息,但需符合审核手续。首先要核实此文章来源,正规网站(即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资讯类文章可以转发,贴吧、论坛、自媒体等其他媒体不行。(部分网站利用境外域名等手段,以“国家”“中国”的字号冒充正规网站,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查源头网站的资质和手续)
-
答 前期发布的文章都需要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和格式。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
-
答 请您直接与刊登文章的网站底部联系电话、QQ号联系,也可以给底部邮箱发邮件,网站编辑在收到邮件后会与您联系。
-
答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
答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正规网站(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找到发证件时配发的网络平台授权书,里面有账号和密码,登陆授权给您的任一网站都可以进行不限时不限量的发布,详细上传步骤可参照http://fdyzx.org.cn/show-179416.html。如还有具体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咨询。
-
答 1.成为舆情处理师可授权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4个官网以及行业100网和政务100网,共204个网站,为个人、科教文卫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资讯发布、舆情监测、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服务。 2.受聘的舆情处理师,可颁发证件和网络平台授权书,授权使用的平台,与各个网站支持互联互通,即用户注册登录一个账号发布文章,即可实现百网同时上线。 3.舆情处理师应聘成功,可参与单位授权开发的可经营性项目,如法制调研、法律援助、舆情监测、舆情处理、资讯发布、危机公关等。具体内容详见业务手册。 4.申请舆情处理师必须认真遵守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并缴纳相应的网络平台使用年费。
-
答 成为调研员申请需提交的资料: 1、专兼职人员申请登记表和承诺书各1份; 2、如实填报个人简历1份; 3、身份证复印件2份(原大小,正反面在同一张纸); 4、1寸蓝底免冠照片3张(同时附电子版照片1份,发送至邮箱:3206414697@qq.com); 5、无违法犯罪承诺书1份; 6、无违法犯罪证明1份(由居住地或者户籍地派出所开具)。 注: 申请登记表填写可以参照填写具体说明,所有申请人签字必须为申请本人签字,未按要求填写或者资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申请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联系咨询电话:010-53382908,或者 QQ:3206414697。 收件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编:100005,电话:010-5338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