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带来了好日子

时间:2021-03-01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我认为年关将至,党员干部要多关心独居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老退役军人赵玉备激动地说到。隆冬时节的见寺村,一片冷清萧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气氛热烈的村党员活动室。帮扶工作队和党员群众代表齐坐一堂,共话发展,热闹非凡。赵玉备今年已经93岁了,在今天的会议上依然精神抖擞,踊跃发言,用他自己的话说:“工作对给我们村子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是真帮我们,有什么想法我也毫无保留的和他们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靠党,关键在人,2017年,阜阳市纪委选派两名帮扶干部到太和县大庙集镇见寺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们不怕辛苦、深入一线、为民解忧,与见寺村的父老乡亲从不熟悉现在打成一片,得到见寺村广大群众的认可。

  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基层党的建设

  “见寺村两委成员年龄都比较大,工作上看一步走一步,包括我自己思想也很保守,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敢闯敢干。”见寺村党总支书记赵建辉如是说。

  “刚到村,工作队就组织村两委成员开了一个见面座谈会,当时我就一个感觉,见寺村整个村两委缺乏朝气。”阜阳市纪委监委选派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张兴科说。

  见寺村在工作队到来之前是典型软弱涣散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普遍是初中、高中学历,而且思想较为涣散,多项工作在全镇长期处于倒数位次,村两委的工作上级不满意,村民群众也不满意。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工作队一方面探索建立了第一书记谈话制度,由第一书记定期和村两委全部成员逐个谈话,交流工作难处,打消思想上的顾虑,给他们鼓劲打气,对不尽职履责的及时提出批评。通过谈话,把大家的思想捋顺,凝聚共识,增强了向心力。另一方面改善队伍结构,做好换届工作,将村级党员管好,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后备干部培养起来,为村两委注入年轻有学历的新鲜血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的见寺村两委干部老中青搭配,思想上也一致了,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各项工作由全镇倒数逐渐转变为名列前茅,老百姓也更加信任他们。”大庙集镇党委书记李永军介绍到。

  提升村集体收入,筑牢发展的基石

  见寺村共计4432口人,仅有耕地4218亩,人均不到1亩。无经济性特色产业,长期以来以耕种小麦、大豆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来基本为零,连日常工作运转所需的资金全部靠镇党委政府拨付。

  “村里连一个像样的企业都没有,发展都没有资金,更别说带领我们贫困户脱贫致富了。”见寺村贫困人员武运学说。

  “当时村里真的是一穷二白,没有产业、没有企业,如果村里连集体经济收入都没有,又怎样帮助全村贫困人员脱贫,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是我们到村后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阜阳市纪委监委选派驻村工作队员李先琦谈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时说说到。

  面对这种紧迫的状况,工作队积极谋划,通过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案”、年度发展计划、任期发展规划等规划计划,明确方向目标和方式方法,带领村两委及时到本县产业发展示范地区和企业发展较为集中完善的沿海地区考察学习,经过多方论证、充分讨论,最终帮助见寺村引进艾草种植特色产业和阀门加工企业。

  目前见寺村艾草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通过村委会和大户牵头种植,贫困户参与,即实现村集体增收,又帮助贫困户脱贫。引进的安徽信和阀门有限公司,每年带动全村30多人就业,人均月工资达到4000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每年又给村里带来16万元的资产收益收入。帮扶工作队通过引进外来企业和发掘自身条件相结合,将见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0元提升到现在的29.9万元。干部干事更有了底气,群众对改善生活更有了信心。

  “现在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村两委在干事上也底气更足了,很多承诺的改善群众生活的项目也顺利实施了,老百姓也更加信任我们,我们也更加地干劲十足、也会干的更好。”见寺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武运同满脸自信地说。

  “工作队引进的产业和企业,真真切切给我带来希望,当年我就种植了两亩艾草,年收入增加了3000元,另外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在阀门厂的务工收入每月就超过了4000元,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谈到现在的生活,见寺村脱贫户武运科很是激动。

  提升精准率,提高满意度

  “我带的班里有一名叫见宇飞的学生,刚刚确诊恶性肿瘤并做了手术,家庭情况不是很好,花了不少钱,她还是单亲家庭,只有爸爸在身边,非常的可怜。”在见寺小学了解学生入学情况时,工作队问到可还有上学困难的学生时,小学教师见颖告诉工作队。

  听到这些话后,工作队立马问见宇飞家住哪里,然后在见颖的带领下直奔见宇飞家。在切实了解了见宇飞家的情况后,再结合贫困户识别标准,及时将该户纳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享受到了医疗救助和“351、180”医保政策,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见宇飞家的看病花销大的问题。

  “如果没有工作队,别说治病了,饭都吃不上,他们是我一辈子的恩人。”见宇飞的父亲逢人便这样说。

  “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小康路上不会让一个人掉队。见寺村的父老乡亲就是我们的亲人,亲人们有困难,我们义无反顾冲在前。”工作队也不断地向周围的群众解释。

  “其实发现见宇飞这一户的特殊情况后,我就想到村里还会不会有其他类似的家庭?全面小康不落一人就需要贫困识别不少一人。因此我们就决定全村一户不落走访核查,也是通过这样的全覆盖走访,又陆陆续续识别7户并纳入建档立卡系统。”阜阳市纪委监委选派驻村工作队员李先琦如是说。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见寺村在2018年实现村出列,全村168户贫困户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由0元攀升到29.9万元,巩固脱贫成果和预防返贫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脱贫攻坚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只有上下一心,风雨同行,凝聚合力,才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见寺村驻村工作队和当地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地向前迈步。(阜阳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ywbb/p/91728.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