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老民警冲锋在战疫一线

时间:2022-05-18 来源:黑龙江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

  “您好,请您出示身份证、核酸检测报告,配合扫码。”鹤岗市松鹤疫情防控服务站,贾永江正在对过往车辆进行查验,连续10个月来,这是他每天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在防疫一线,有很多不惧风险、忘我工作的人,鹤岗市公安局东山分局法制大队、57岁的老民警贾永江,就是其中的一位。

  

  让我去

  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当然要上

  2021年5月,面对新一轮汹汹来袭的新冠疫情,鹤岗全市抽调公职人员到疫情服务站开展工作。他不顾自己年龄大、身体弱,第一个站了出来,向分局领导主动请缨:“让我去,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当然要上!”单位领导担心贾永江上了年纪,没日没夜在卡点上执勤身体扛不住。但是他却坚定地认为,老民警的“老”可不能仅仅是年龄老、身体老、资格老,更应当体现在经验老到、处警老练、遇事老成。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老民警的这一特质,正是防疫一线最需要的。这位老民警披甲上阵,义无反顾地冲在了疫情防控最前线。

  

  我必须站好岗、把好关

  将一切风险“拒之门外”

  贾永江穿着防护服每天同其他年轻防疫人员一样日夜轮班到疫情防控服务站执勤,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社区防控检查点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查。2022年1月,一名男子配合防疫检查时,拿出手机想了半天的解锁密码,扫码后显示姓名为“李某红”,种种行为引起了贾永江的警觉:“这个名字像女同志名字。”他要求男子出示身份证件,结果身份证姓名与健康码姓名不符。原来该男子有过疫区旅居史,健康码为黄码,本想利用妹妹手机中的健康码蒙混过关,不料却被贾永江的“火眼金睛”识破,贾永江讲明疫情防控政策后将男子劝返回居住地,成功预防了可能发生的疫情风险。

  

  热心肠的警察老大哥

  “在疫情防控服务站每天需要查验很多车辆,一天下来,有时候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贾永江说。“帮过路车辆换轮胎,给饿着肚子等待核酸结果的人拿盒饭也是常有的事。”“贾哥特别有老大哥样,遇到年轻同志处理不好的情况他都主动靠前帮助解决。之前我们开玩笑问他,大哥你这个岁数还来一线,身体能行吗?贾哥说公安民警接到任务就得上,永远不会当‘逃兵’!”一同在疫情防控服务站工作的鹤岗市煤炭安全管理局孙敬伟说。

  今年2月份的时候,四号林场一辆私家车载着一位摔伤的老人正经过服务站,一家人急着去市里医院救治,情况十分紧急。在查验老人行程码和健康码时,贾永江发现老人没有手机,在确定老人及家属无外出史、无接触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后立即与市防指和医院沟通协调,让核酸检测人员及医生在医院门口接应,为老人开辟“绿色通道”。但是贾永江还是不放心,自己开车一路尾随直到医院,待老人安置妥当后才放心离开。

  

  我年龄大,睡觉少了

  后半夜的班让我来

  东北的夜晚,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多度,刺骨的寒风是最“折磨”人的。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室外站上15分钟,贾永江的手指也已经被冻得回不了弯了,但他一个冷字都没喊过。虽然作为疫情卡点年龄最长的“老大”,也是他们班组的带班长,但是轮班站岗执勤,他没有给自己一点点的“优待”。他对一起工作的同事说:“我年龄大了,睡觉少了,后半夜的班让我来!”于是主动承担起每天凌晨2点到6点的执勤任务。谁都知道这个时间段是人最困最乏的时候,但是疫情防控决不能放松。

  在岗一分钟,就要尽责60秒,他用担当和奉献激励着身边每一位战友。有多年群众工作经验的他,在防疫卡点检查站耐心地向群众宣讲政策与相关防疫措施,让不理解的群众主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心情焦虑的群众得到满满的安慰。
今年2月12日,贾永江像往常一样坚守在防疫服务站,13日凌晨接到了91岁老父亲病重的消息,下了夜班的贾永江拼命往医院赶,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老父亲卧床两年,家里现在就我一个孩子,一直是我在身边照顾,最后却没能说上一句话……”这一刻,这个从没喊过苦,从未叫过累的老大哥,哽咽难言、泣不成声,泪水打湿了来不及换下的防护服......
从警32年,贾永江先后担任过派出所民警、治安大队民警、法制大队民警,但无论岗位如何变动,他始终任劳任怨,勤恳务实。他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3次、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人民满意民警、基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贾永江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的从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原文链接:http://www.hljga.gov.cn/zhuzhan/ymqd/20220329/711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