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成瘾

时间:2022-05-18 来源:四川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

  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场所,也是实施早期教育的最初环境,可满足人类生活成长的需求,也是人们精神支持的发源地。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重要诱因。研究表明,多数毒品成瘾的个体,所接受的家庭教养存在一定问题。

   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会让孩子产生任性和危险行为。例如溺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让其对毒品的态度产生偏差,对于吸毒也觉得无可厚非,没有禁忌感,甚至将其作为一种放纵的方式。另外,家庭压力过大也是导致孩子成瘾行为的重要诱因,为了减轻或消除家庭带来的压力,他们会过早通过抽烟、酗酒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当这种方式已经无法缓解自己的压力时,有一些孩子就会选择毒品来逃避,当压力来临或者增加时,吸食的次数和数量也会随之而增加,对毒品的依赖也就上升,如此往复,最后导致恶性循环,无法摆脱。

  毒品成瘾导致的大脑神经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在吸食毒品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反应,会出现脱敏反应(麻木的快感反应)、多巴胺受体水平下降等,这些使毒品吸食者对能提升多巴胺的事物更加“饥饿”,对毒品有疯狂的渴求感,当毒品刺激大脑后,因“奖赏效应”而不得不进行反复吸食。由此,成瘾者忽略了他们曾经的兴趣和目标。当毒品吸食者在家庭中无法得到支持和肯定时,吸食毒品便逐步成为他们生活的重心和中心。

  许多青少年在美好年华里,因为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而接触毒品,并产生很严重的依赖性。有学者提出,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情感过程在刺激毒品使用和成瘾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研究者通过系列研究来验证各种不良家庭情绪如何促进物质使用;毒品如何成为积极情感的强有力诱导物;不良家庭情绪是如何与冒险行为相关联的等问题。结果表明:个体承受的压力越大,其自信心和自控力越差,自我效能感也越低,越容易吸毒和复吸。由于家庭因素产生的情绪性心理应激与毒品复吸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即使在毒品成瘾者生理戒毒后,为了抵抗恐惧事件,也可能会采取复吸策略。 

  家庭教养方式对于毒品成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关注家庭情绪和行为方式在毒品成瘾防护中的作用,以减少因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产生的毒品成瘾行为,做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来源:中国禁毒报 作者曹华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汪嘉琦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


原文链接:http://gat.sc.gov.cn/scgat/c108966/2022/4/21/90e9bb082c67410493d1e300c0d3860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