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讲座、调解......哪里都有“它”的身影

时间:2022-05-24 来源: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法律明白人”小王来到商户家,讲解疫情防控法律知识;法律顾问对村民就土地确权、婚姻家庭等问题现场答疑解惑;法治副校长向师生讲解《民法典》,宣传新型毒品危害,提升师生法治素养和禁毒意识......这些都是新沂市司法局深入基层,开展《民法典》宣传的工作场景。自《民法典》颁布以来,新沂市司法局出实招、下实功,多管齐下,浓厚群众学法用法氛围。

  “法治小摊”赶大集

  

  逢集是乡镇人流最为聚集的时候,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摆摊位、拉条幅,发传单,各镇司法所联合“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将“法治小摊”搬进热闹的大集里。

  “朋友之前借了我1万块钱,欠条没写怎么办?”“宅基地买卖需要怎么办理手续?”“残疾人打官司该怎么申请法律援助?”针对老百姓关心的法律问题,“法治小摊”的工作人员耐心倾听,详细解答。

  “一册在手,帮你解决日常法律问题,大家快来领取!”普法活动“有人气”“接地气”,离不开“法治小摊”的那一声声吆喝,更多群众闻声而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除此之外,法律服务工作者还兵分多路、主动出击,深入集市各个角落分发《民法典》《国家安全法》《法律援助法》等宣传材料,为群众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针对不能当场解答的,工作人员会告知联系方式,以便在后续解决。

  自《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法治小摊”已覆盖全市各街道、乡镇,累计开展16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6000余份。

  “民法讲座”进村居

  “韩父有三个孩子,生前立下遗嘱,将其名下的房屋指定由韩先生一人继承。但是,由于这份遗嘱的内容为电脑打印而成,是否可以认定遗嘱有效?” 在草桥镇陈圩村的法治讲座上,法律顾问蔡律师将问题抛出,台下的乡亲们议论开来。

  “肯定能哦!遗嘱怎么写,就应该怎么处理!”“遗嘱是电脑打印的,能有效力吗?”……

  “《民法典》新增了‘打印遗嘱’的形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 通过蔡律师的耐心讲解,乡亲们对继承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紧接着,蔡律师又围绕《民法典》增设的居住权制度、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等内容进行宣讲,并不时与村民开展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如今,890余名“法律明白人”和100余名村居法律顾问已成为新沂市基层普法的中坚力量。每日微信课堂、每周走访、每月讲座,老百姓们不但可以面对面咨询,还可以通过微信、电话实时联系,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让更多群众了解《民法典》,运用《民法典》。

  “典”化纠纷促和谐

  如何有效化解基层矛盾,考验着每一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此,全市司法所把《民法典》学习宣传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结合,努力提高辖区矛盾纠纷的化解成功率。

  “她完全不尊重我,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希望马上离婚!”“十年前,我们白手起家一起创业,从儿子出生后我就全职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尽心尽力为了家,没想到他会如此生气,我也知道自己不应该不商量就借钱,希望丈夫能原谅,俩人好好过日子。”

  这是家住窑湾镇王楼村的王氏夫妻。去年疫情期间,妻子没有和丈夫协商,就将家里存款借给自己家亲戚,夫妻间为此发生激烈争吵,随后又因家庭琐事矛盾激化。三个月前,丈夫离家住在了公司,并提出离婚,态度坚决。

  窑湾司法所工作人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给出建议后,又给夫妻俩做了深层次婚姻辅导,矛盾得到化解,女方表示“以后什么事都会与丈夫协商”,男方表示“只是一时赌气,并没有真正想离婚”。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szdw/ssft/202205/t20220518_756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