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广东平安广东筑牢发展基石
构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涉外法治建设,促进粤港澳三地法律交流合作;表彰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以榜样力量凝聚社会参与社会治理共识;为先进典型地区颁授“平安鼎”,引领各地加快平安广东建设……今年以来,广东政法机关扎实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守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民以安为乐,国以安为兴。今年6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扎实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上取得新突破”。广东政法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创造更加安全的政治环境、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为实现“打造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的目标不懈努力。
广州警方投入安保力量1.6万人保障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受访者供图
以打击护平安:
全省设置“1、3、5分钟”快反圈
今年举行的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场内客流如梭,场外车流有序。广州警方投入现场安保力量1.6万人,确保案件警情“零发生”,周边道路拥堵指数和交通警情同比下降均超过10%。
平安,是民之所盼、发展之基。今年以来,广东政法机关不断提升打击效能、打击水平,推动平安广东建设水平不断向纵深推进。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如何既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新需求,又守护“烟火气”?
自6月25日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广东公安机关全警动员、针对性部署警力加强美食街、烧烤店、大排档等部位的巡防勤务,同时全面清查违法违规行业场所,查控可疑人员、可疑车辆,查缴危险违禁物品,查处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
行动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7.7万起,刑拘犯罪嫌疑人5.3万名,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7.9%;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3起,攻坚破获百万重大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7人,冻结资金150余万元;侦破盗改销“三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盗窃车内财物、公路“碰瓷”等涉车违法犯罪案件1370起,捣毁盗窃“三车”销赃点15个,缴获被盗“三车”288辆;查处非设关地涉走私案件260起,抓获嫌疑人691名,打掉地下钱庄窝点12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60名,冻结涉案资金约3.5亿元。
守护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须要将打击锋芒对准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校园安全深受各界高度重视。今年9月秋季开学以来,广东各地公安民警加强学校周边的现场值守、巡逻,指引校门口接送学生的车辆安全通行、有序停放,为师生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今年秋季开学季期间,全省公安机关累计出动警力5.8万人次,全面加强校园周边巡查管控;查处涉校涉生交通违法87起,排查校车65万辆,清理校车通行路线隐患259处;检查校园内食堂、实验室、仓库等1.07万余处,整改安防隐患漏洞859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检查校园周边商铺1.55万家。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还联合教育部门在全省开展多轮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推动提升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实现一键报警装置、校园封闭管理全覆盖。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前不久,广东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推进“冬季行动”,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公安机关将重点围绕“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7类车辆,重点严查严处酒驾醉驾、疲劳驾驶等13类易肇事肇祸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广东交警还积极围绕“人、车、路、企、救”等交通安全五大要素工作,推进交通安全系统治理。全面排查整治交通安全隐患,提级督办部省市县重点隐患路段治理工作,牵头开展华东中南片区夏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区域会战,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均实现同比下降。
明者防患于未然。广东不断亮出真招、实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加强公安武警联合武装巡逻,建设社会治安巡防管控“四个一”体系,打造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新格局;全省设置“1、3、5分钟”快反圈,组建最小应急单元;积极开展“粤居码”申报、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完成安全风险排查整改等。
以法治促发展:
打造跨境纠纷解决优选地
今年以来,广东法院依法审理多起涉黑涉恶案件,多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并处以罚金,对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形成强大震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群众安居乐业。这是广东坚持以高质量法治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法者,治之端。广东因应实际需要立法,以良法促善治。
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聚焦社会安全领域,广东修订安全生产条例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修正地方立法条例,明确各地可就基层治理领域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聚焦省市区域协同立法,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了汕头、佛山、梅州、江门、潮州五市的地方菜相关条例,形成法规制度合力推动全省粤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法机关出台重磅规章,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3月,省法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发挥破产“拯救危困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制度优势。9月省法院印发《关于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与此同时,建章立制也让政法机关合作制度化、规范化:5月,省检察院和省法院联合签署《关于完善民事审判监督协调工作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民事审判监督领域审判质效,抓实公正与效率,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9月,省法院和省司法厅召开首次“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建立府院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省一级层面政府法治与司法全方位、全链条的对接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更好地推动各类行政纠纷化解。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法治的全面护航。广东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高位统筹推进大湾区法治建设。
涉外律师服务业是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律师行业正积极实施《关于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和涉外律师人才培养“粤律工程”,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国际仲裁具有“跨境管辖案件、跨境适用法律、跨境执行裁决、跨境共享资源”的特点。在省司法厅指导下,广州、深圳持续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发挥珠海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推动民商事法律制度衔接澳门、接轨国际,加强政策机构专业化国际化建设,大力拓展仲裁国际业务。
广东法院审理的涉外案件约占全国的1/3,涉港澳案件约占全国2/3。今年,全省法院继续携手港澳司法机构在民商事领域开展更紧密、更深入、更广泛的司法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司法规则衔接,打造跨境纠纷解决优选地,助推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广东高质量发展。
以共治促共建:
打造“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
“感谢民警的调解,解开了我们的心结!”近日,广州从化区城郊派出所辖区内欧某和冯某发生冲突,民警与社区干部、司法所调解员等力量组成调解小组,从法、理、情各方面进行分析和宣教,顺利化解纠纷……这是广东政法机关扎根基层一线,积极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典型案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今年以来,在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过程中,广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以多元共治赋能基层治理。
民齐者则国强。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调动他们参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加强网格化建设是重要抓手。
今年6月1日,全省首个网格化工作地方性法规——《清远市城乡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广东进一步搭建群众参与平台、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凝聚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的一个生动缩影。
除此之外,各政法部门也在发挥各自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广州市海珠区凤阳司法所,“回头客”现象越来越多。原来,不少社区居民已经习惯在遇到法律问题、碰上矛盾纠纷时便主动咨询专业人民调解员,“无讼”文化深入人心。目前,广东共有1600多个司法所,3万多个人民调解组织,超18万名人民调解员正奋斗在矛盾纠纷调解第一线,努力让“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现在调解开始!”前段时间,广东省始兴县人民法院特聘调解员利用线上连线的方式,为远在广州、深圳的高龄兄妹与始兴当地的姐弟们解决继承纠纷,不到一个小时,就在诉前促成6位家属达成调解协议,免除舟车劳顿……在广东,遇到矛盾纠纷的群众还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广东诉讼服务网、粤公正等平台,进行“云上调解”。
诉源治理,广东法院也跑出了加速度。近日,省高院正式上线司法建议管理平台,目前已录入超3000司法建议。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省法院先后有236份司法建议转化为相关规范性文件或整改行动方案,其中向金融机构、房屋管理部门、物业公司等领域发出的司法建议,在推进诉源治理方面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全省法院物业纠纷诉前调撤率高达70%、信用卡纠纷收案数同比下降14%。
警民携手、警种配合、部门协同……今年以来,广东公安发力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成果突出,日前公安部命名100个派出所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其中就包括广东4所派出所。至今,广东已有12家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如今,全省各地正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创新——广州将全市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29.28万名“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力量纳入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序列;深圳用好直联直通一体化信息化平台,让市级部署直达街道社区;江门在全市配备专职、专业、兼职网格员近4万余名……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为我省实现“走在前列”总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绩单
◆8月2日,广东省召开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5个先进群体、39名英雄模范、10家爱心企业(单位)获表彰
◆9月25日,首次在省级层面开展“平安鼎”颁授活动,4个地市、19个县(市、区)获表彰
◆广东顺利举办3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1500多名港澳律师报名参加,其中372名港澳律师领取了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广州仲裁委首创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获得150余家境内仲裁机构和46家境外机构认可并共同推广。深圳国际仲裁院开创法定机构立法先例,在海外设立中国国际仲裁首个海外庭审中心
◆3月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19条措施,包括服务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提供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深化破产改革等内容。8月3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20项重点任务、134项具体工作举措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7.7万起,刑拘犯罪嫌疑人5.3万名,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7.9%。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3起。涉车违法犯罪案件1370起。查处非设关地涉走私案件260起
◆今年1月至9月,全省法院新收案件224.1万件,同比下降0.6%,诉前调解民事、行政纠纷112.8万件,调解成功64.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57.2%
一线案例
广州综治中心建设实现176个镇街全覆盖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正成为现实
不久前,广州市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接到辖区某项目工地工人反映:因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工人工资专用账户被异地法院冻结,导致380万元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
薪酬无小事。该中心迅速组织信访、人社、住建、公安等部门及属地街道密切协作,分别做好工人解释承诺、与异地法院确认账户性质、安排解封等工作。经协调,异地法院依法依规解封工资专用资金,工人们很快收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从接到诉求到妥善化解,前后只用了不到72小时。这背后,是广州紧盯末端治理,统筹配置各方资源,持续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的久久为功。
黄埔区综治中心是广州市第一家“一站式”建设的区级综治中心。该中心一楼大厅设置了22个窗口,可以受理群众日常生活中较常遇到18类难题。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11家单位入驻中心办公,日均受理事件超过60宗。
“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一个中心管平安”。如今,广州综治中心建设的触角也在向基层延伸。
走进天河区前进街综治中心,群众接访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粤心安”心理服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室等“五室一厅”一应俱全,群众可以一站式办理信访、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等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事项。
近年来,广州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提档升级行动。截至目前,广州综治中心建设已经实现全市176个镇街全覆盖,全部社区(村)均建立了综治中心或综治工作站。
在广州,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智能化”建设,正在成为基层治理“法宝”之一。
在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白云区永平街道,当地综治中心借助街道网格化平台,组建了由专职网格员、社区“法律明白人”、村社法律顾问、党员志愿者构成的网格调解小分队,分批以上门走访和民主议事方式排查化解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让治理更高效?借助“外脑”、多元共治,是广州实践经验给出的答案。
在永平街综治中心,一支由执业律师和乡邻老者组成的调解团队颇受群众认可。该团队发挥熟悉法律、民俗、乡情优势,与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先后主导或参与纠纷调解案件数48宗,化解成功率100%,挽回经济损失780余万元。
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10月,广州镇街一级综治中心协调排查化解超过3.7万件,指导村(社区)化解近1.4万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正在成为温暖的现实。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向全省推广。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qmyfzs/content/post_43016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是由4个官网和政讯、行业独立域名网站各100个组成,总共204个网站。
-
答 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项目暂时未涉及扶贫相关工作。您用中心名义开展工作需申报选题。
-
答 核心网站不是项目官网,项目官网是项目门户网,核心网站是项目的功能性网站。法制调研网不是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项目官网,是这个项目其中的一个核心网站。
-
答 如您所在地有成立地市中心,可以到所在地市中心申请开具;如果没有地市中心,在申报选题详情内容最后注明申请开具介绍信并留下相应的收件地址、收件人和联系电话。
-
答 一共有3种,分别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
答 工信部不审批带全国的网站。我们所有带全国字样的名称前都加了“政讯通”,意思是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法制调研工作。网站显示没有全国字样,在文字资料或者口头表述时会有加全国,使用名称都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
-
答 文章未审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您上传的文章类型或格式有问题,负面文章未经过核实的不会通过审核,文章上传格式或栏目不正确的不会通过审核。另一种情况是您上传的文章格式、栏目没有问题,属于正面宣传文章,可能因编辑人员时间问题未能及时审核,我们的编辑人员会尽快为您进行处理。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
答 项目网站平台由4个官网和政务、行业双百网站群组成,204个网站的备案主体30多家企事业单位就是这个项目组织机构构成部分,各自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运作该项目。由牵头单位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行使项目的运营管理责任和各项权义的具体实施。
-
答 我们没有省中心,只设地市级中心。
-
答 如您所在地有成立地市中心,可以到所在地市中心申请开具;如果没有地市中心,在申报选题详情内容最后注明申请开具介绍信并留下相应的收件地址、收件人和联系电话。
-
答 涉及法制、社会、民生、执法等相关的资讯信息均可发布。
-
答 调研证除了法制内参的还有法制调查网调研证、法制在线网调研证、法治调研网调研证可申请。
-
答 特约编辑申请需提交: ①专兼职人员申请登记表和承诺书各1份; ②如实填报个人简历1份; ③身份证复印件2份(原大小,正反面在同一张纸); ④1寸蓝底免冠照片3张(同时附电子版照片1份,发送至邮箱:3206414697@qq.com); ⑤无违法犯罪承诺书1份。 以上资料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编:100005,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通联部收。电话:010-56212745。审核通过后会联系您。
-
答 在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官网上政务百网和行业百网的栏目可以打开查看具体的网站信息。
-
答 有的,介绍信自开具之日起10天内有效,10天之内应将介绍信送至到受文单位,并进行案件的调研核实工作。
-
答 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维权服务、调研活动、市场调查、学术课题研究等服务,收取法律咨询服务费。
-
答 没有强制要求。
-
答 是收费的,单位专兼职工作人员申请介绍信,应遵守一事一信一主体,每次申请需缴纳综合管理费用100元(一个事件,默认开2张),同一事件,去不同单位开具的介绍信超过2张,每增加一张介绍信加收管理费20元。开具介绍信需邮寄原件的,邮寄费到付。
-
答 一共有4种,分别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法制内参》编辑部。
-
答 前期发布的文章都需要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和格式。 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
-
答 调研员针对自己办理的案件可以复印涉案调研函。
-
答 利用行业百网站群,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主题、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分事例的进行精准普法工作,对身边的正能量事迹进行宣传。
-
答 依据具体情况,如果是我们中心会员发布文章是免费的,会员有账号和密码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正面宣传文章。
-
答 本项目设立了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法制内参》编辑部、《法制调研网》编辑部、总部法制项目通联部;外派联合团队:全国法制项目总部管理委员会、全国法制项目各省工作委员会、全国地市联合中心管理办公室;专项活动管理:千百万主题工程组委会、全国法律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全国法制宣教基地管理办公室、全国法制专项主题活动组委会。
-
答 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承担相关的法制监察、法治建设方面的行业课题调研、焦点问题、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调研、法律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
-
答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正规网站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核心网站主要是项目业务执行使用的网站,运用于证件、介绍信、核实函、信封稿件便笺等。
-
答 可以申请。
-
答 调研员开展调研工作需要领取介绍信的,如果所在县的县级中心没有成立,可以从总部申请,一事一信,总部开具好了之后寄给相应人员。同时,向总部申请介绍信的时候,需在网站上申报相应的选题。
-
答 1.从北京总部、各地市中心、推荐人、推荐单位处获取纸质表格; 2.进入任一官网→点击“申请加入”栏目→找到对应岗位→下载表格; 3.进入任一公众号→点击“用户中心”栏目→找到申请资料→下载表格。
-
答 (1)发展各类法制信息化网络会员; (2)提供各类法制主题活动的策划服务,提供市场、品牌、项目、融资、营销、运营的相关服务; (3)提供互联网全业务服务:网站开发建设、网站设计制作、技术服务、维护、推广、运维服务等; (4)提供网站广告服务:广告交换、资讯推广、广告发布、媒体运营、广告设计、发行销售法制领域图书、报刊及音像读物、文化传媒等; (5)提供认证服务: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产认证; (6)提供商标注册代理服务; (7)提供数据挖掘、互联网不良信息处理、企业信用管理等服务; (8)提供市场调查服务:法制课题学术性、行业性、经营性和市场性调研、调查报告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服务。
-
答 发布于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会在多个网站上共享发布。
-
答 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维权服务、调研活动、市场调查、学术课题研究等服务,收取法律咨询服务费。
-
答 (1)完成北京总部指定的国家重大课题和社会公共选题任务; (2)开展资讯采编、课题调研和法制宣传活动; (3)运用一体化应用平台开展服务的各项公益性、有偿性服务; (4)运用好互联网媒体平台的积极功能,为百姓维权提供合规渠道,监督政府等职能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正义,响应国家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
-
答 平台发展行业细分类别的网站,以网站站群模式运营,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提高平台知名度、影响力、话语权、竞争力的同时,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站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服务。
-
答 地市中心成立总部不要求必须设立办公室,如果有办公室想挂牌的,可以挂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某市调研中心。
-
答 (1)从事过公检法相关工作或者媒体/法制领域工作的公民或法人单位均可申请(前提条件); (2)熟悉我国相关政策和调研工作;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为发展做贡献; (4)遵守内参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 (5)熟悉基本网络操作,遵守互联网应用规则。
-
答 工作区域您自己申请,一般是长期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或者业务范围,以方便开展工作为依据。
-
答 工作区域根据申请人居住地,户籍地或日常业务范围确定。 工作内容: (1)政策法律法规落实监督和反馈工作;社会热点、焦点现象等工作的监督反馈; (2)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 (3)利用法制领域的网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200网站,积极采集编发各类资讯信息。
-
答 相关表格可以从北京总部办公室、各地市中心、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处领取,也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申请加入窗口)。
-
答 调研中心主任、各省工委主任、各地市级调研中心主任、各课题组主任和各部门主任可以领取带章空白介绍信。
-
答 工作日上传选题申请介绍信当天审核,当天寄出,节假日上传的选题需到工作日处理。
-
答 会员发布的文章需要经过人工审核,通过审核才可以在网站栏目里正常查看,因周末为休息日,没有人及时审核,需工作日审核后方可上线。
-
答 核心网站不是项目官网,项目官网是项目门户网,核心网站是项目的功能性网站。法制调研网不是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项目官网,是这个项目其中的一个核心网站。
-
答 是的,您可以用授权的账号和密码登陆,关于上传步骤可参照http://fdyzx.org.cn/show-179416.html,如还有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021399咨询。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
答 您好,需要先看一下活动内容,如果合适可以做主办方。请添加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官方微信:ZXT-fzdyzx,会有相关工作人员与您对接,或拨打官方电话010-56212741、010-56212745。
-
答 有偿业务运作不知道您具体指哪方面的事情,资讯信息化会员业务部分主要是在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百网站群平台发布。
-
答 调研员在所有岗位中,权限最高,业务范围最广,也是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岗位。调研员可以依法依规,针对个案进行调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有权申请向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及涉事企事业单位发送调研函,协查函,函件由北京总部代发,前提是调研选题经查事实清晰、证据充分,总部予以立案。调研员可对外提供互联网全业务服务。
-
答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正规网站(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相关表格可以直接在4个项目官网任一网站下载,进入“申请加入”窗口,选择“申请调研员”,下载相应的文件即可。
-
答 平台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法制内参》编辑部是法制内参网的编辑部,是同一单位。
-
答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是依托全国50多个企事业机关单位共同组成的调研、法制宣传及网络信息化、网络服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室。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承担相关的法制监察、法治建设方面的行业课题调研、焦点问题、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调研、法律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发展行业资讯细分类网站,做的是行业市场细分和话语权平台,以网站站群模式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站平台,尽量满足用户需求。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法制调研员申请表可以从北京总部办公室、各地市中心、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处领取,也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申请加入窗口)。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邮寄至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总部,资格审核通过后会电话联系您。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主要是项目业务执行使用的网站,运用于证件、介绍信、核实函、信封稿件便笺等。
-
答 工作区域由您自己申请,一般是长期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或者业务范围,以方便开展工作为依据。
-
答 法制调研员、法制监督员、法制调解员以及法制宣传员授权使用的网站数量和栏目是不一样的。
-
答 1.禁止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任何内容(信息);2.禁止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政治宣传和/或新闻信息;3.禁止发布涉及国家秘密和/或安全的信息;4.禁止发布封建迷信和/或淫秽、色情、下流的信息或教唆犯罪的信息;5.禁止发布有奖、赌博游戏;违反国家民族和宗教政策的信息;6.禁止发布妨碍互联网运行安全的信息;7.禁止发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和/或其他有损于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公共道德的信息或内容;8.禁止发布负能量内容(信息);9.如需协助处理投诉举报维权事件,请联系网站管理中心,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审批;10.正面宣传文章不限时不限量可发布,发布内容(信息)遵守文章发布格式要求,图片尺寸不超过内容板块宽度,段首空2个字符,段落之间不能有空行,同一栏目不重复发布,发布内容与网站栏目相符。
-
答 您好,申报之后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在人员证件下看到。
-
答 您登陆的是哪个网站,有网站后台3个月未登陆会显示账号待审核需联系管理员,防止有人长时间不登陆账号被盗,非本人发布不良信息。请告诉客服您的账号,重新审核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
答 找到配发的网络平台授权书,里面有账号和密码,登录授权给您的任一网站都可以进行不限时不限量的发布。 1、关注“法制资讯研究与发展推进中心”公众号,有完整的教学视频 2、教学说明,http://fzxfb.org.cn/show-179449.html,如还有具体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212741、010-56212745咨询。
-
答 不是的,一共有两种方式: (1)网上申报,在总部网站上用本人户名和密码登录发布选题; (2)发送短信息至总部指定号码,选题申报内容必须具体准确,调研时间、调研人员姓名、涉案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或各类组织的名称、调研事件及调研选题来源。 注:选题重复后者不予审批。
-
答 调研员开展调研工作需要领取介绍信的,从总部申请,一事一信,总部开具好了之后寄给相应人员。向总部申请介绍信时在网上申报相应选题。
-
答 各专兼职人员授权使用的网站数量和栏目是不一样的,详情请联系客服咨询。
-
答 证件样式没有区别,平台使用费一样,根据申请人的工作方向需要确定。
-
答 法制内参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之一。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依法维权服务。
-
答 法制内参网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主要面向于调研员、社会监督员等专兼职工作人员办理业务的功能型网站,为工作人员提供专属业务渠道。
-
答 不需要的。同一个账号密码,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不需要每个网站都登录,一类(或一组)网站只需要一个网站登录发布就行。
-
答 您好,我单位所有专兼职人员均可转发负面信息,但需符合审核手续。首先要核实此文章来源,正规网站(即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资讯类文章可以转发,贴吧、论坛、自媒体等其他媒体不行。(部分网站利用境外域名等手段,以“国家”“中国”的字号冒充正规网站,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查源头网站的资质和手续)
-
答 前期发布的文章都需要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和格式。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
-
答 请您直接与刊登文章的网站底部联系电话、QQ号联系,也可以给底部邮箱发邮件,网站编辑在收到邮件后会与您联系。
-
答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
答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正规网站(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找到发证件时配发的网络平台授权书,里面有账号和密码,登陆授权给您的任一网站都可以进行不限时不限量的发布,详细上传步骤可参照http://fdyzx.org.cn/show-179416.html。如还有具体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咨询。
-
答 1.成为舆情处理师可授权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4个官网以及行业100网和政务100网,共204个网站,为个人、科教文卫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资讯发布、舆情监测、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服务。 2.受聘的舆情处理师,可颁发证件和网络平台授权书,授权使用的平台,与各个网站支持互联互通,即用户注册登录一个账号发布文章,即可实现百网同时上线。 3.舆情处理师应聘成功,可参与单位授权开发的可经营性项目,如法制调研、法律援助、舆情监测、舆情处理、资讯发布、危机公关等。具体内容详见业务手册。 4.申请舆情处理师必须认真遵守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并缴纳相应的网络平台使用年费。
-
答 成为调研员申请需提交的资料: 1、专兼职人员申请登记表和承诺书各1份; 2、如实填报个人简历1份; 3、身份证复印件2份(原大小,正反面在同一张纸); 4、1寸蓝底免冠照片3张(同时附电子版照片1份,发送至邮箱:3206414697@qq.com); 5、无违法犯罪承诺书1份; 6、无违法犯罪证明1份(由居住地或者户籍地派出所开具)。 注: 申请登记表填写可以参照填写具体说明,所有申请人签字必须为申请本人签字,未按要求填写或者资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申请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联系咨询电话:010-53382908,或者 QQ:3206414697。 收件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编:100005,电话:010-5338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