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蒙”精进】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以品牌建设赋能纠纷实质化解

时间:2025-01-0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诉讼案件被看作社会矛盾纠纷的“晴雨表”,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同时也折射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商都县法院找准司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着力点,积极推进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创建“商事商办”品牌,以系统观念绘就多元解纷特色枫景。

  党建引领,筑牢忠诚基石“不动摇”

  强化政治统领,突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成立矛盾调解中心党支部,为扎实推进纠纷化解、提升便民服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民法院践行“枫桥经验”的各方面、全过程。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调解工作深度融合。设立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调解示范活动,树立典型案例和榜样人物,通过交流研讨、案例评析、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升调解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聚贤赋能,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结合实际把解纷资源“引进来”,不断拓展多元解纷“朋友圈”,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助力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与显著作用,促使社会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依法及时高效解决。巩固“人大+法院”、“政协+法院”、“法院+工会”机制成果,30名代表委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760余件,案例涵盖供热纠纷、农民工讨薪、土地租赁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商事商办”品牌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得到了进一步推广。《调解七台镇大棚租赁租金合同纠纷案》被人民政协网刊载刊发;获评全区“政协+法院”多元解纷典型案例。建立案件跟踪回访制度,重点对涉民生、金融以及劳动争议类案件当事人开展回访,调解中心工作人员与县政协委员姚雪峰对调解成功的租金合同纠纷案进行了回访,人民群众反映良好,此做法被人民政协网报道。

  建章立制,密织多元解纷“责任网”

  持续深化“一心多站、全域覆盖”多元解纷网格化布局,携手发挥行业调解优势,会同十余家单位建立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履行指导调解法定职责,培训调解员60余人次,有效提升调解人员专业技能。扎实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近距离全面了解法院工作,“沉浸式”体验司法过程,有效拓宽代表委员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与思路。代表委员在调解中,大力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各民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5/01/id/85930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