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质证与公证文书效力科普

时间:2025-02-21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民事诉讼证据质证与公证文书效力科普

打官司的时候,证据的处理关乎着最终的结果,今天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和第七十二条,来给大家讲讲里面的门道。

先看第七十一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简单来说,就是在法庭上,双方都要把自己的证据拿出来,然后互相挑挑毛病、说说看法。比如,在一场交通事故赔偿纠纷里,受害者拿出医院的诊断证明、费用清单作为索赔依据,肇事方就得对这些证据进行质证,看看诊断证明是不是正规医院开具的,费用清单是否合理等。这能让法官更全面地了解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要注意,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假如一家企业起诉竞争对手侵犯商业秘密,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就不能在公开庭审时展示,而是通过不公开的方式质证,以此保护相关秘密。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提醒大家,了解证据质证规则,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再讲讲第七十二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比如,老张立下遗嘱并进行了公证,等他去世后,子女们在遗产继承上产生纠纷。这份公证遗嘱在法庭上就有很强的效力,法院一般会将其作为认定遗产分配的重要依据。除非有其他子女能拿出确凿的相反证据,比如证明遗嘱是在受胁迫的情况下立下的,否则公证遗嘱的效力很难被推翻。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一直关注着这些法律规定的落实,保障司法公正。

了解这些规定,能让大家在打官司时,清楚证据和公证文书的作用。要是遇到相关问题,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也会和大家一起,让法律知识服务生活,维护公平正义。

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招募特邀编辑,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