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欠条的4大区别,千万别写错

时间:2025-06-19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借条欠条的4大区别,千万别写错

借钱写“借条”还是“欠条”?一字之差,可能血本无归!生活中不少人以为两者差不多,结果打官司才发现吃了大亏。今天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就结合《民法典》,把这两个法律文件的门道掰开了讲透!

一、“借条”VS“欠条”,形成原因大不同

借条:基于借贷关系产生,比如你借钱给朋友,这就是实打实的借款。依据《民法典》第667条,借款合同自提供借款时成立,借条就是借贷关系的铁证。

欠条:欠款原因五花八门,可能是买卖没结清货款、劳务没付工钱。比如卖了农产品对方没给钱,这时该写欠条,记录这笔债务。

二、法律意义有别,凭证作用大不同

借条是借款合同的直观体现,能直接证明借贷合意;而欠条仅表明有欠款事实,想证明欠款来源,往往还需补充其他证据,比如买卖合同、劳务协议。

三、内容细节要注意,缺项风险高

借条必备要素:借款人、出借人、借款金额、时间、利息约定、还款日期(《民法典》第668条),缺一项都可能引发纠纷。

欠条关键信息:欠款人、债权人、欠款金额、还款时间,最好注明欠款事由,避免扯皮。

四、诉讼时效藏玄机,过期维权难

借条:约定还款日期的,从到期日起3年内起诉;没约定的,最长20年时效(《民法典》188条)。

欠条:从出具欠条之日起,普通诉讼时效也是3年 ,一旦超期,对方提出时效抗辩,胜诉权就悬了。

借钱写条别马虎,一字一句都关乎真金白银!转发提醒身边人,避免踩坑。你遇到过借条、欠条引发的纠纷吗?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涨经验!

法制内参【全国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一起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有意请联系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jpg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