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益心微三农”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25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益心微三农”赋能乡村振兴

  ——广平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8月的广平县南阳堡镇,复垦后的田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曾是深坑遍布的“大地伤疤”——某公司违规取土破坏耕地1320平方米,土壤裸露、沟壑纵横。广平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无人机测绘锁定证据,督促解约追偿100万元修复费,最终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这一转变,正是广平县检察院创建的“益心微三农”公益诉讼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近年来,广平县检察院依托“益心微三农”公益诉讼品牌,坚持以科技为针、制度为线,在乡村治理的肌理上留下了精准的针脚。

  严守耕地红线:从土地破坏到良田修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广平县检察院以科技赋能织密“护农网”。

  在办理南阳堡镇王庄村土地复垦案中,该院利用无人机测绘生成厘米级破坏图谱,锁定某公司违规取土破坏耕地1320平方米的不法事实。随后,该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解约违规企业、追偿修复资金100万元,推动全县清理非法占地企业11家,修复被破坏耕地5处,共计378亩。

  在办理李某团伙非法倾倒废酸液污染耕地案时,公益诉讼检察官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土壤检测等工作,锁定污染面积超300平方米。同时,该院充分利用“刑事责任+民事追偿”双轨机制,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不仅追究刑责,更追偿生态修复费20万元,还推动相关行政单位建立跨域危险废物联防联控平台,织密生态防护网。

  根治面源污染:从田间地头到小微水体

  聚焦农业生态“隐形杀手”,广平县检察院以绣花功夫破解治理难题。

  “农田上残存着农药包装废弃物,长此以往,会影响土壤质量。”2024年4月,一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向广平县检察院提报农田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接到线索后,公益诉讼检察官通过“无人机巡航+实地走访”的方式,发现辖区7个乡镇均存在农药包装废弃物违规丢弃问题。广平县检察院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政单位建立“农资店回收+村级监督”体系,清理污染废弃物,根治困扰农户多年的“白色顽疾”。

  “以前河道堆满垃圾,雨天污水倒灌进田,现在水沟都清透了!”在广平县检察院对某镇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回头看”现场,一位当地村民指着新修的灌溉渠感慨。2023年,广平县检察院聚焦涉农小微水体治理,督促清理河道垃圾30余吨,整治污染河道5公里,同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处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办理涉农村水体治理公益诉讼案件25件,惠及7万多农民。

  守护乡村产业与文脉:从手工挂面到古树年轮

  公益诉讼不止于纠错,更致力于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

  广平手工挂面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明朝,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办案中,公益诉讼检察官通过调研发现手工挂面保护中面临仿冒、侵权的问题。为凝聚多方保护合力,广平县检察院牵头协调行政机关及行业协会共同制定《关于促进广平手工挂面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各方在司法联动、行刑衔接、协同保护等方面的协作力度,助推手工挂面产业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古树名木作为“绿色活化石”,兼具生态、文化与经济价值。针对卢董村190年古杨树病虫害、标牌破损问题,广平县检察院开展专项监督,推动相关行政单位对全县18棵百年古树实施“一树一策”修复,更换标牌、明确管护人,并通过召开公开听证会的形式验收成效,让历史年轮延续生态文明。

  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检察实践,将法治精神深植于乡村振兴的肌理,让每一寸耕地充盈希望,让每一片乡土沐浴法治暖阳——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广平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守护生生不息的乡村文明,绣出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yw/202508/t20250825_71102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