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丨红格法庭:树优法治新“枫” 赋能基层治理

时间:2025-08-26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近年来,红格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探索构建以“五长息讼”为核心,法官工作室、午间法庭、田间法庭为支撑,“一府一庭两所”为驱动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枫”景。


  

  红格法庭辖区包括红格、新九两镇18个村社,辖区工矿企业众多,现代农业、康养旅游产业发达。建有省级钒钛产业园区一个,集聚盐边县90%以上工业企业共200余家,其中全国储量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红格南矿,正在全链条开发。辖区内的矛盾纠纷主要是涉企业、三农、康养旅游等类型,法庭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将辖区划分为村、社、家庭、行业、企业五大板块,在各板块中分类选聘有一定声望、具有调解热情的25名“五长”调解员,构建以法庭指导,村长、社长、乡贤长辈、行业会长、经理厂长共同参与的“五长息讼”特色调解模式,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让“五长”人熟、地熟、事熟、感情熟的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新动力,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五长息讼”调解员培训

  

  在矛盾纠纷进入法庭前,常态化发挥“五长”信息“触手”作用,从源头掌握问题堵点,及时介入调解。在法庭指导下,四川某公司“经理厂长”调解员及时调处纠纷,化解企业风险隐患,先后获得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四川金牌调解组织等称号。在纠纷化解后,“五长”积极开展案件回访,营造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五长息讼”化解婆媳20余年心结

  

  法庭依托“一府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信息资源互通、职能优势互补、工作成效共赢”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围绕“全天候、全覆盖”的便民体系多点发力。针对农忙时节农户们的作息特点,法庭利用午休时间创设“午间法庭”为群众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诉讼服务。针对涉及土地、用水等邻里纠纷创建“田间法庭”,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就地调解、审理,提供上门司法服务,减轻群众诉累。

  

  

  “午间法庭”化解农户借款纠纷并促成当庭履行

  

  

  “田间法庭”化解盲人离婚纠纷,案例在央视《乡里乡亲》节目报导

  

  红格法庭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也持续发力,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工矿企业聚集的昔格达社区、安宁社区、京东产业园设立“法官工作室”,开展“订单式”司法服务,护航红格南矿等重点项目、康养旅游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城市共富共美。

  

  回访破产重组成功企业

  

  

  “订单式”走访重点企业

  

  

  服务红格南矿开发搬迁工作

  

  2022年以来,红格法庭共受理案件1033件,就地化解纠纷900余件,利用“五长”“午间法庭”“田间法庭”“法官工作室”等工作方式,“零距离”为企业、群众提供司法服务2000余人次,案件调撤率88.34%、服判息诉率98.85%,各项审判质效居全市前列。法庭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先进工作集体”“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多次荣获“四川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政法系统我最喜爱的先进集体”等荣誉。

  

  


原文链接:http://scf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6/id/88803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