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丨法治唯举 “枫”和景丽

时间:2025-08-26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朔蜀之地,钟灵之居。神山净土,貊狨百出。峰奇危、繁花缀、碧海幽蓝茂林翠,叠瀑横飞。有法庭者,其名漳扎,伫于山之巅,立于水之边。听讼调纷止争,兼司旅游环保,三审三书一助,亦有皂隶来辅。市肆上百,黎庶有千,游人数百万。凡遇决事者,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规之以律。旧韵填新词,奔梦朝与夕,若怀水云天,何处不桃源?举法治之力,乘“枫”和之机,谱秦蜀之地祥和安宁,染高原雪域白蓝青绿。以期,如你,是治。

  

  

  民为邦本,法乃公器


  

  

  漳扎人民法庭,位于举世闻名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始建于1998年,2017年震后恢复重建,2019年成立旅游环保法庭,两庭合署办公。2023年6月成立全省法院系统首家环保司法体验中心。法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便捷司法为审判工作核心,以致力环保、服务旅游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效率、强调解、惠民生为工作着力点,助推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法庭现有员额法官3人,法官助理1人,书记员3人,安保人员1人。法庭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七次被省高院评为“先进集体”。九寨沟环保司法体验中心于2023年获评四川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育德于心,寓法于行

  

  

  文明是让弱者不恐惧,让强者不傲慢,让恶人怕作恶,让善者得平安,让世人相敬如宾,让社会更加公平,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法庭立足审判,服务大局,构建以法庭为中心,景区法官工作室、法务中心,村庭联络点及巡回审判车“五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筑牢“一镇一法官”“一景区一法官”机制,法官主动融入“党建+基层微网格”,集成旅游企业一线员工、村两委干部、社区网格员等资源,激活基层解纷动能,让群众成为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的实际参与者、直接受益者、成效评判者。竭力发挥环保司法体验中心法治宣传教育、生态理念传播、全域旅游推介、本土文化弘扬等功能,从“听、临、惜、感、知”五个维度,生动灵趣地传播法律知识,为生态文明之美、民俗文化之昌、全域旅游之荣增添法治亮色。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见天地,知敬畏,所以谦卑;见众生,懂怜悯,所以宽容;见自己,明归途,所以豁达。”法庭延伸职能,多点联动,推动与综合执法大队信息共享、纠纷联调,与交警部门联通道交事故一体化处理网点,与环保部门建立定向咨询机制,邀请“代表委员联络站”入驻法庭加强联络。着力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强互补、多元化的5A级景区司法协作联盟,提升专业化水平、完善审调衔接、联创司法品牌,着力实现“小事不出景区、大事不出旅程”。

  

  

  

  

  

  长河流岁,法平如水

  

  

  为公正,不易匠心。青冥之长天,渌水之波澜,青山之妩媚,百卉之萌动,民生之富足,其实可兼而得之。法庭聚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夯实矩阵,推动健全党政主导的基层治理大格局,在村、社区设立庭审直播点,公示法官联络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立案指导等司法服务。设立“石榴籽调解室”,在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实现基层治理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开展“巡回审判”“庭审进万家”“法律政策七进”等活动,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推送法律知识,发布典型案例,传递司法正能量,传播法治好声音。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

  

  

  听讼止争,从不是按部就班、淡然清浅,而是倾听、成全、付出,亦或等待,更是法槌落下那一刻的职责所在。我们期待,阿坝大地的每一支“梅朵”都能沐浴阳光之下;我们祝福,缘起的每一份情感都能有温软的归宿;我们希望,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次流放,都能成为自己的诗与远方;我们企盼,世间的每一条生命都能得到恩泽与善;我们向往,藏羌回汉各民族能和衷共济、美美与共;我们憧憬,终有一日,法治信仰会以润物无声的姿态悄然进入民众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纵情滋长;我们相信,只要心存法纪,沐光而行,佩于胸前鲜红的法徽,便会为“天下九寨沟·大美阿坝州”聚起生生不息的磅礴伟力。

  

  法治唯举,“枫”和景丽,始于此,不止于此……

  


原文链接:http://scf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6/id/88788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