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政法干警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时间:2021-03-02 来源: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
“持正义秉公执法,为民工讨薪维权”“捍卫法律尊严,维护民工权益”。日前,在毕节市纳雍县勺窝镇综治中心门前,勺窝镇五一社区的上百名老百姓一同为纳雍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和纳雍县人社局工作人员送上了两幅锦旗,以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

事情还得从2020年12月16日说起。

当日,纳雍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在开展“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过程中,一位受访群众反映:他们在某某公司务工的工资被拖欠四年多。其中,公司拖欠了他的工钱一万多元,还有一百多名工人和他一样没有领到工钱。

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纳雍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立即组织当地村民召开“警民议事会”,向群众了解某某公司欠薪情况。原来,2015年,某某公司进驻纳雍县勺窝镇五一社区,负责实施相关工程建设项目,当地145名老百姓参与现场施工。工程于2016年完工后并未支付施工老百姓的务工工资共计113万元。四年多来,工人多次催要工资无果。

了解情况后,纳雍县公安局迅速联合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开展警务联席调查工作,依法对某某公司欠薪情况进行立案侦查。

通过开展大量的调查走访工作,终于与某某公司负责人宋某、李某取得联系。经反复做工作,向其讲清恶意欠薪违法犯罪的后果,最终,宋某、李某在民警的实时督促下,于2020年12月23日将拖欠的工人工资全部支付。

这是毕节市政法信访系统开展大走访活动中帮助群众协调解决问题的实例之一。

在大走访中,黔西县公安局金碧派出所民警了解到铧口村81岁老人景举环与80岁老人樊海珍虽然共同生活多年,但因户籍不在当地未能享受国家扶持政策。于是,民警积极为两位老人照相办理结婚证明,通过婚迁方式将原籍山东的景举环户籍迁到金碧镇,使老人能够享受合医、低保等政策。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现场的派出所民警,把我家两个老人接去办结婚证,现在两个老人不仅拿到了结婚证,其户籍也迁到我们当地派出所,两个老人今后就能享国家各项受惠民政策了。”樊海珍儿媳妇彭道仙感动地说。

像这样的例子,在毕节市还有很多很多,这也是毕节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政法信访系统“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精神,围绕“五个紧盯”“四个把握”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确保走访取得效果的真实写照。

工作中,毕节市对标对表大走访相关要求,领导带头走访、锁定目标走访、压实责任走访。同时,合理安排大走访,计划轮流走访、每周提醒走访、统筹调度走访。特别是,毕节市注重专访实效,在大走访中一边宣讲法律政策,一边疏导群众思想,更关键的是协调解决问题。政法干警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统计,全省政法信访系统“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开展以来,毕节市已走访群众29.8544万户,走访重点企业1086家,收到对政法信访工作的意见建议4216条,办结4216条。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400/43808.htm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