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变迁

时间:2021-05-20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孙妹子回来啦——”每次回外婆家,她都会扬着长长的尾音,把我揽在怀里,摸摸我的头,絮絮叨叨,问我有没有听话,是不是写好了作业。在她的身后,就是那座安安静静立着的,永远厚重的老房子。

  记忆中的外婆家,在湘江边上,是用厚土砖砌的,一层压着一层,隔绝着屋外所有的炎热和寒冷,同时,也挡住了灿烂的阳光。阴阴暗暗的房子里,全是有了年份的东西。搁脸盆的架子、吱吱呀呀的椅子板凳、还有转起来慢慢悠悠骨碌骨碌的方正的电扇,都停滞在这间土砖房里。再带上那张硬板床,高高的床板四角支着高高的蚊帐,木板上面有简单的荷花绘样。小时候大人在屋里说话,我就躲在床上,把帘子一拉,俨然拥有了自己的小世界——那是专属于我的空间,是一个可以跳出那张床、飞出那间屋子的另一个“次元”。还有一个小院子,两棵高高的柚子树,深深地扎在泥土里,夏天会结出酸味儿十足,柚汁儿饱满的土柚子,堪称一绝。只不过恰逢大雨的天气可就不得了了——整个一院子的泥滩,让人望而却步。不只是院子里,整个村里都是,泥泞的小路上,只有穿着橡胶雨鞋的人还能安然行走。

  后来,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附近开始一家一家的盖起新房子来,从前低矮的小土砖房突然一个一个的消失了。每次寒暑假回去一次,都要惊叹一次这个小村庄里的变化。谁家又盖了两层楼,贴的雪白的瓷砖,新装了透亮的玻璃窗,门也不再是那种由木条和锁头一起构成安保措施的厚重老木门了,订做的新门,终于有了一体化的锁眼,再漆上绿的、橙的各色油漆,整个房子都靓丽了起来。终于,外婆家也动工了,在姨那儿住了一阵子的工夫,再回去时,已经完全变了两样——土,已经完全消失了。房子是新建的水泥房,外墙上还贴了干净光滑的瓷片,院子里也铺上了水泥,只给树底下留了一圈黄土地。走到里面,挂上了明晃晃的大灯泡,新添了冰箱还有彩电——老木床倒是还在,安然地躺在房子的一角,新装的吊扇欢快地转着,窗外的知了也热闹了起来,崭新的一个夏天,就这么到来了。外婆不再担心我的作业,开始念叨让我注意安全,要照顾好自己,也要多体谅父母,该长大了。

  再后来,新建的房子也住了好些年了,老木床被换掉,屋子里又添了空调,门前的柚子树因为一次失败的嫁接成了旧木桩。村里连上了新修的公路,以前半个多钟头的路程,现在十几分钟就到了。远远看过去,江上架了一座高铁桥,在路旁等公交的时候,总能看到一趟高铁,飞速地过去,掠过的残影,莫名给人一种很“科幻”的感觉,同时又让人觉得恍惚——真是太快了。无论是高铁,还是眼前这个小小的村庄,又或者是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我的祖国,都在以一种难以想象地速度前进着。我们置身其中,所以会偶尔地忘记,但是总会在某个瞬间惊觉——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许多许多。去年的8月份,我脱去了学生的身份,成为一名法院干警,外婆打来电话说:“好好工作,奉公守法,为国家贡献力量,早睡早起,行了,我去跳舞去了。”

  (作者:侯若雪 单位:南开法院政治处)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wh/xlyz/tjcaw-iicezzrq6587695.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