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天边的草原

时间:2021-05-20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走在乌拉盖管理区的蓝天白云下,看到两名民警搀扶着一位口齿不清的老人,边走边安慰着,进入了巴音胡硕镇派出所。出于民警的本能反应,我也跟着进了派出所的大厅。

  映入眼帘的,除了熟悉的庄严警徽、总书记的十六字总方针,还有在本乡见不到的蒙文对照。在接待室,由民警搀扶进来的那位老人表现出紧张和不安,对值班民警的安慰和询问也是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随着人群一起进来的一位居民说,他发现这位老人在一处废旧的老房子前徘徊,问他多大岁数,老人回答说58岁,很明显与年龄不符,他担心老人会出事就报警了。

  直到一位眼睛大大、身材壮实的民警出现,老人的脸上立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老人紧紧地拉着他的手,那神情就像是走失的孩子见到了家人。这位民警正是巴音胡硕镇派出所所长王爱军。见到这位老人,王爱军一眼就认出了是高某某的老父亲,85岁,患有轻微老年痴呆。他立即拨通了高某某的电话,约好地点后带领一名值班民警亲自将老人送回家人身边。

  本以为所长在这里工作久了,认识辖区居民很正常,但和其他民警了解后才知道,其实王爱军在这里只工作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回到所里听我说明来意后,这位壮壮的汉子竟表现出了些许腼腆。他说自己做的只是兵团精神传承人该做的事,他最愿意介绍的,还是他所在的巴音胡硕镇派出所。

  王爱军介绍,巴镇派出所是乌拉盖管理区公安局唯一一个城区派出所,自1975年成立就一直传承并践行着“兵团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所里不同编制的民警共计22人,辖区22平方公里,包括查干胡硕、努日音化、巴音胡硕和德勒哈达4个社区,各社区均为汉、蒙、回、满、彝、哈尼、达斡尔等11个民族混居,全镇人口5400余户,13000余人……

  听着他对辖区的如数家珍,可以想见当地警民关系的和谐画面,在这里的每一位民警都将辖区当成了自己的家,尽管她自然环境恶劣。

  在这个北方小镇,白毛风总是会长时间地侵扰当地警民。王所长介绍,零下几十度的低温里,白毛风呼啸的时候,卷起的积雪会裹挟着冰渣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风雪最大的时候,能见度不足5米。但越是这样的天气,越要加大巡逻力度,气温虽然寒冷,却未能冰冻住民警们的工作热情。

  在这个多民族聚集的自治区辖地,民警除了要具备警务人员的必备素质,还要熟悉少数民族语言,要熟记各家各户的民族情况及民族习惯。为了方便居民办理业务,在寒冷的天气里少跑道,他们在社区设置警务室,随处可见便民设施。每个社区的警务室就是一个微型的派出所,也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

  乌拉盖地区每年冬季时间长达8个月,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社区警务工作中,救助工作占了很大比重。巴镇所辖区居民张某患有癫痫,每年都是被救助的重点对象。

  就在去年冬天,王所长带队开展夜间巡逻的时候,发现有个人躺在雪堆里。他们上前查看,发现正是张某突发癫痫,浑身僵硬,面部朝下趴在雪堆里。王所长脱下棉衣盖在张某的身上,顾不得刺骨的寒风呼啸,立即进行简单抢救,并让民警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其送往医院。因为抢救及时,张某渐渐苏醒,而王爱军冻僵的双手还未复苏,睫毛上挂住的冰渣才刚刚开始融化……

  “天边的草原”乌拉盖,看过《狼图腾》的人或许都想去一探究竟,这无疑给派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挑战。但在这个距国境线不足200公里的小镇,因为有王爱军这样的几十位民警在默默奉献,身在这里的人便安全感依然,不再惧怕寒冷。【作者:孔晓梅 夏棕楠】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wh/xlyz/tjcaw-ihytcerm0735595.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