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与文身

时间:2021-05-20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

  

  国足与文身,两个本不搭界的话题,最近突然缠绕在了一起。

  上个月中国足球国家队以0比6惨败给威尔士队,以及在后来的“U23”与叙利亚队的比赛中,眼尖的观众发现,足球运动员多了一件装备——肉色胶布——用来遮挡身上文身。原来,中国足协在整顿球员文身问题,有知名教练甚至宣称要将有文身的球员开除。

  舆论浪潮立马从惨败转向文身,人们认为足协抓小放大、管得太宽。那么,足球运动员有文身到底该不该管?

  我认为该管,早该管!

  文身,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虽有岳母刺字的正面典型,但好像只此一位。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等文身形象仅是传说中的英雄,而且属于极少数,占多数的倒是作奸犯科之辈——面上刺青,充军发配,受辱一生。恕在下孤陋寡闻,还真没从古书中找到宣扬文身的词语,倒想起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影视剧里,有文身的也都是黑社会之类的反面人物。在天津话中,描龙刺凤指坏人恶人。因此,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价值观中,文身不美,甚至让人产生恐惧和厌恶。

  作为受关注度极高的中国国家足球队运动员,代表的不单单是中国足球水平,还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观看比赛,大家欣赏的是竞技技巧,是速度与激情,是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不是“花拳绣腿”!如果放任“花拳绣腿”充斥草坪、荧屏,才是我们审美观的悲哀!

  这回,足协抓得对!(作者:荣若钢 单位:公安和平分局 )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wh/xlyz/tjcaw-ifzihnep9795556.s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