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奋斗 无悔于心

时间:2021-05-20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 作者:佚名

  王晓岚,徐汇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荣获第二届全国刑事申诉检察业务标兵提名奖、业务能手,上海检察机关第二届控申办案能手,上海市信访系统先进个人,上海检察机关先进个人二等功等荣誉。创新律师异地阅卷及自助阅卷、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等模式,逐步构建了对检察办案的一体化、全过程监督制约和服务保障体系。撰写调研文章20余篇。

  执着奋斗 无悔于心

  已然跨入检察职业生涯的第十七个年头,回望走过的路,从公诉科、办公室、控申科、第六检察部到第一检察部,每一个岗位的历练,都留下了我挥洒汗水、执着奋斗的足迹;从涉世懵懵懂懂到即将步入不惑之年,每一段人生的答卷,都努力用心书写,尽管朴实无华,尽管未必完美,但感到充实而无悔。

  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

  2004年7月刚进徐汇检察院的时候,手足无措的我上班第一天接手的第一起案件就是一起充斥着暴力和血腥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自1995年实施犯罪后就长期潜逃,被害人亲属强烈要求杀人偿命。新旧刑法如何适用,是否涉及管辖问题,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这些对于资深检察官们稀松平常的问题,对彼时一张白纸的我来说,难如登天。带教老师告诉我,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你好好琢磨吧。

  从那时起,我就感到肩上无形中压着的沉甸甸的责任,只有如饥似渴的学习,只有全面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才能掌好正义的天平,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21年初,再次回到刑检部门,当同事们与我商讨具体案件的处理,当我陆续参与开设赌场、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案件的办理,这种感觉又仿佛重新回来了。是的,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这句话从未离开我的心里。

  群众,就是我们的家人

  2014年7月初到控申部门工作的时候,整日看到信访接待大厅里熙熙攘攘的信访人,感到心烦如麻。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有了新的感受。信访,是法律之外当事人的唯一救济途径。而到检察院来上访的,多半是抱着没有希望的最后希望。当我认真倾听信访人的诉求,发现很多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很有道理。真正无理缠闹的很少。检察机关就应该是为民作主、主持公道的地方。

  基于这个念头,我和同事们逐一去梳理缠诉缠访多年的积案,张某某,女儿被疑似套路贷,但苦于没有证据指证;奚某某,女儿疑似被前夫虚假诉讼骗了钱,但前夫逃逸多年。我们重新研判诉求的合理与否,翻开积满灰尘的卷宗,追查中断了的线索,四处奔走沟通协调,看到信访人满意地在息诉息访承诺书上签字,我们也收获了满足感。从2014年到2020年,100余万的司法救助金陆续拨付到了最困难的当事人手里,100余场听证会在双方握手言和中结束,100余件锦旗和感谢信自发从四面八方送来,这就是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是家人对待我们的态度。

  创新,就是最好的兴奋剂

  创新,如同兴奋剂一般,使我的工作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看着一个简单的想法、一个小小的创意,从脑海走向现实,从初露头角到复制推广,从个案效果的呈现到整体工作的带动,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在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多年来我和同事们在基层检察实践的土壤中不断耕耘着新的梦想,收获着新的惊喜。

  为了促进信访诉求处置提质增速,我们积极配合市院开展“智慧控申”大数据平台建设,并在徐汇先行先试;为了落实恢复性司法理念,使生活困难的案件当事人感受更多司法温度,我们出台司法救助数额确定标准,主动对接民政部门开展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联动,以精准救助助力精准脱贫;为了保障刑事律师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履行辩护权,减少奔波和接触风险,我们联手全国十余家检察机关推出异地阅卷新模式,并联合区司法局在徐汇区全面推广。还有社会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集体访预警联动处置、案件公开听证、赔偿保证金第三方提存公证等等,持久的创新和坚持,赢得的是口碑和品牌。

  家庭,就是最坚强的后盾

  人们常说,家庭是最好的避风港,家人对你永远包容、理解和支持。我与爱人都在司法机关工作,都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一样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正是十多年来在家庭生活中互相支持和理解,才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为了照顾两个女儿,我们总是默契地做到交替加班。两个女儿也非常体贴,大女儿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能在每天放学后勇敢的独自坐公交车回家,小女儿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可以独自在家看书画画等我们回家,让我颇为感动。我们共享着业务书籍,交流实践心得,在思想碰撞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我的爱人也通过她的实际行动深刻影响着我。在办案中,她是业务能手,曾主审过奇虎360诉每日经济新闻名誉权纠纷等一批广受业界关注的大案。在审判管理上,她有着创新的不竭动力,为了推动徐汇法院在全市率先建立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和类案要素式审判机制,起草了数万字的调研论证和一万余字的制度草案。在繁忙的审判监督管理工作之余,每年还要审结三四百件民商事案件,并且承担了繁重的家庭照顾责任,让我自叹不如。但她从未抱怨,反而乐在其中。于我而言,这就是身边最好的标杆和无形的精神鼓励。

  这些年,获得了不少荣誉,有组织的关怀、领导的肯定,有机缘巧合,也有自己的付出。但我从未被荣誉束缚,也从来不是为了获得荣誉而工作。过去不是,今后也不会是。执着奋斗,为的是对得起组织的嘱托,对得起胸前的检徽,对得起在国旗、党旗和宪法前立下的誓言,对得起曾经经手的以及今后可能经手的案件中每一个当事人的殷切期待。


原文链接:http://www.shzfzz.net/node2/zzb/n4484/n4497/u1ai1589451.html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