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 | 案例警示:看骗子们是如何给老年人“洗脑”的

时间:2022-05-18 来源:福建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花10元即可加入,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为了民族复兴大业,为了精准扶贫脱困……

  

  面对花言巧语包装起来的“宏伟蓝图”

  一些老年人加入其中

  最后发财的美梦没能实现

  反而成为诈骗分子敛财的帮凶

  

  

  近日

  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了一起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

  全力落实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

  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案情简介

  X

  

  刘某某等13人于2015年至2017年开始实施诈骗活动。刘某某担任“团长”,团伙内还设立“大队长”“统计”等不同岗位,负责宣传、推广和收取老年人缴纳的会员费。

  

  这些团伙成员之间并不相识,在现实生活中也从未有接触、交流,借助微信群以“民族大业”“精准扶贫”“专项扶贫”名义实施诈骗,宣称缴纳几元、几十元的会员费就可以获得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高额回报。

  

  

  漫画 刘哲姝

  

  各大队收取的钱款最后归集至刘某某的手中,再由刘某某交给上家,累积诈骗金额总计210余万元。

  

  

  

  

  

  经思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刘某某等13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诈骗罪,分别获刑并处罚金。

  

  

  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的反侦察意识较强,而被害老年人受骗后往往“不愿惹事”,不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增加了案件的指控难度。

  

  为了有效指控犯罪,检察官提前介入指导该案的侦查取证,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固定犯罪嫌疑人手机数据,并引入审计机构逐一梳理犯罪嫌疑人涉及的项目、金额和对应的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从而准确认定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效打击和指控犯罪。

  

  

  

  检察官提醒

  

  ☛ 诈骗分子往往借社会公益的名义博取关注和信任,保持头脑清醒、打消“用小钱赚大钱”的念头,多与家人、社区工作人员沟通,才是防范诈骗和管好用好“养老钱”的最好方法。

  

  ☛ 如果老年朋友发现自己的“养老钱”可能被诈骗了,也不要碍于面子不愿报警,应尽早配合司法机关调查,以便早日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挽回损失。

  

  

  下一步

  围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思明区检察院将

  持续强化精准打击、统筹推进

  向养老诈骗“亮剑”

  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思明检察微信号

  转发:福建检察新媒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R4_0hhS2YvpayaWAJmiRQ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