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立遗嘱,这些行为背后的法律讲究可不少!

时间:2025-06-20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签合同、立遗嘱,这些行为背后的法律讲究可不少!

去买房时签的购房合同,老人临终前手写的遗嘱,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在法律上究竟如何界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作出详细解释:这些通过 “意思表示” 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统称为民事法律行为,其一举一动都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

去年,家住城郊的王大叔在镇上看中了一套二手房,中介拍着胸脯说 “都是熟人,口头约定就行,不用麻烦签合同”。王大叔信以为真,交了 2 万元定金。没想到临近过户时,卖家突然反悔,声称 “口头约定不作数”。王大叔气得直跺脚,赶紧找到律师求助。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签合同是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通过明确的书面意思表示来固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还发布过一个类似案例:某村民与地主口头约定租地十年,结果两年后地主毁约,租客因缺乏书面协议,维权之路异常艰难。“任何民事法律行为,核心在于‘意思表示’必须清晰明确,”

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在发放的普法手册中特别强调,“小到菜市场买菜讲价,大到房产买卖,都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意思表示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招募法制调查员,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