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揭开“美瞳”背后的安全隐患

时间:2025-08-05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人物名片

  姓名李颖

  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

  职务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

  关键词守护公益

  在医美消费流行的当下,彩色隐形眼镜(美瞳)被包装成时尚快消品,其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本质属性却遭市场刻意模糊。每盒问题美瞳背后,都可能毁掉一双明眸。李颖在办案中揭开了“美瞳”背后的安全隐患。

  2023年9月,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辖区部分日化商店、眼镜店存在无证销售美瞳的行为。李颖选择在高职院校、商圈等年轻人较为集中的场所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消费者视美瞳为普通化妆品,近九成人忽视佩戴禁忌。而她掌握的情况是,部分眼镜店无证销售过期、无法溯源的劣质美瞳。

  “商户咬定没货,我们就用证据‘说话’。”面对商户的辩解,李颖通过调取进货单据锁定5家违法商户,撕开行业的伪装。证据链闭合后,检察机关迅速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监管部门对200余家商户展开地毯式排查,查扣问题美瞳438盒,3家违规商户停业整顿。

  对于持有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商户,李颖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协作,紧盯质量管控,从源头封堵风险问题发生。为打破认知盲区,李颖同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策划了11场“医疗器械知识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以角膜损伤案例提示美瞳存在的风险。同时,李颖还深入商圈、社区普法,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美瞳即医疗器械,并非普通化妆品。

  (记者张海燕 通讯员李冰)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xjym/202505/t20250530_6970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