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丨蓥华法庭:山水间,“和”“枫”起

时间:2025-08-26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在川西平原与龙门山脉的交界处,德阳什邡蓥华山区铺开一卷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尽管毗邻成都的繁华都市圈,这里却藏着另一重天地——云雾在418平方公里的山峦间流转,海拔从773米攀升至4989米。就在这重峦叠嶂的深处,什邡市人民法院蓥华人民法庭静立其间。

  

  


  

  面对山区特有的治理难题,蓥华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和治”为核心理念,以“多元联动”为驱动引擎,在群山间绘就了一幅家和、业兴、居安的动人“枫”景。

  

  “和治家”

  多方携手,守护万家灯火


  78岁的赖大娘最近搬进了出租屋。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她却因家庭琐事,揣着微薄的养老金独自生活。子女们各有难处,亲情在柴米油盐中渐渐生了嫌隙。

  

  法庭受理赖大娘的案件后,一场温暖的“救援行动”悄然展开。家事调查员两天内摸清子女们的居住、经济状况,连早年间子女们与赖大娘的“心结”都了解得彻底。村委会的调解室里,司法所讲法、妇联说情,乡贤高大姐拉着大家话家常,背靠背沟通、面对面协商,一份让老人安心的赡养协议温暖出炉。

  

  

  

  赖大娘的故事不是个例。在山区法庭的日常里,这样的"联调共治"已成常态:

  

  • “家事调查员”熟路详探:法庭创新聘请了30位熟悉乡情、善解人意的村妇女主任,赋予她们“家事调查员”的新身份。她们走村入户,成为法庭感知社情民意的“神经末梢”,也是第一时间发现矛盾、介入调解的“前哨站”。

  • “乡贤力量”润物无声:吸纳威望高、明事理的地方乡贤和乡镇调解员,这一支懂方言、通民俗、接地气的“和事佬”队伍,让许多纠纷还没出村就消弭于无形。

  • “部门联动”攥指成拳:法庭主动打破壁垒,与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关工委等拧成一股绳,建立信息共享、力量互援的协同机制,合力疏通服务群众的“毛细血管”。

  

  结案后,承办法官的笔记本上多了一行字:“有时候群众的问题,还得靠群众的力量。”

  

  如今,法庭的“社情晴雨表”每季度更新,藏在数据里的风险,正被提前化解在田间地头。

  

  “和治业”

  护航产业,铺就富民之路

  

  鲁力蹲在泥泞的果园里,手里攥着被风雨折断的猕猴桃枝。这位返乡青年投入全部积蓄的百亩猕猴桃园,在一夜狂风后几乎全军覆没——倒下的不仅是果园,更是一个年轻人的创业希望。

  

  “田边疏于管理的两棵大树倾倒压垮了支撑桩,全园86万损失该找谁赔?”天色渐暗时,他拨通了法庭的电话。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由此拉开......

  

  农时不等人,法庭快速响应,并同步向市气象局核实了受损当晚的风力、风向状况。面对损失认定僵局和漫长鉴定程序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法庭果断引入“土专家”和行业带头人。

  

  短短一周,在与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和“土专家”的“联合会诊”下,一个兼顾情理法的调解方案迅速出炉,鲁力撤诉。

  

  辖区像鲁力一样的农户还有很多,蓥华山的生机,正是蕴藏在猕猴桃、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里。为守护好这份“绿饭碗”,法庭的司法服务也跑出了“加速度”:

  

  • “流动服务站”送法到身边:法官工作室、巡回法律服务站如同“移动堡垒”,定期定点开到村民家门口、茶园果园旁,让法律咨询和诉讼服务触手可及。

  • “绿色快车道”畅通无阻:涉农案件享受“VIP待遇”——快立、快审、快结。法庭干警化身“农时守护者”,农忙时节不分昼夜,主动上门立案、在田间地头开庭,确保“维权不误农时,权益及时变现”。

  

  法官的案后回访鲁力的果园,倒伏的枝干已重新挺立,枝头硕果累累,满园再现盎然生机。

  

  “和治居”

  司法守护,绘就绿水青山


  “树不能乱砍,鸟也不能随意捕!”——在蓥华法庭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联合开展的环保课堂上,山区少年稚嫩而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法治浸润的成果。

  

  曾几何时,“靠山吃山”的观念让环资犯罪成为山区之痛。一个村12人因滥伐林木集体获刑的案例,曾是沉重的警钟。蓥华法庭以案为鉴,联合镇村及职能部门开展“浸入式”宣讲,用身边案例敲响法治警钟。成效是显著的:山区环资案件发案数逐年下降,近五年更是实现了“零发案”。

  

  同时,借助与邻县彭州丹景山法庭、绵竹麓棠法庭结成生态保护“纽扣法庭”的契机,蓥华法庭积极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水源地保护系列司法活动。

  

  

  法治的种子在山水间播撒,守护绿水青山从“法庭的事”变成了“大家的事”,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成为护林员、巡河员。如今的蓥华,山更青、水更绿,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世外桃源”,吸引着四方游客。

  

  从化解家事纠纷的温情脉脉,到护航产业发展的雷厉风行,再到守护绿水青山的久久为功,蓥华法庭始终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他们将司法服务的“根须”深植于高山厚土,将法治的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持续描绘着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守护生态的新“枫”景。

  

  


原文链接:http://scf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6/id/88755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