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刚刚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法》:开启全民法治教育新征程

时间:2025-09-17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新法刚刚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法》:开启全民法治教育新征程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壮阔征程中,法治宣传教育始终是筑牢根基的关键一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小政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表决通过,并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承载着全民法治期望的法律,为我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格局与深远影响。

一、终身法治教育,贯穿人生全程

该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将法治教育巧妙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之中。这意味着,从呱呱坠地的孩童,到步入校园的学生,再到投身职场的成年人,乃至退休后的长者,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持续接受系统且全面的法治教育。想象一下,孩子们在学校里通过生动有趣的法治课程,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树立起守法意识;国家工作人员在干部培训中,不断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普通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借助各种渠道接触法治宣传,增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本领。终身法治教育制度的建立,就像为每个人配备了一位无形的“法律导师”,伴随一生,时刻引导大家在法治轨道上行进。

二、“谁执法谁普法”,压实普法责任

“谁执法谁普法”这一原则在法治宣传教育法中被着重强调。国家机关不再仅仅是执法者,更是普法的重要主体,需切实履行普法责任制。以往,普法工作可能更多依赖司法行政部门单打独斗,如今,各国家机关纷纷 “参战”,形成强大合力。比如,市场监管部门在检查企业经营活动时,向企业主普及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在处理环境违法案件时,向周边群众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这种执法与普法紧密结合的模式,让法律宣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更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与力量。

三、聚焦重点群体,夯实法治根基

(一)国家工作人员:带头示范,引领法治风尚

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国家事务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其法治素养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法治建设的进程。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仅将法律知识纳入录用考试内容,从源头把好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关,还规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要列入年度述职内容,促使他们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自身法治水平。如此一来,国家工作人员便能以身作则,为全社会树立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榜样。

(二)青少年:呵护幼苗,播撒法治种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行为习惯,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法治宣传教育法格外关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协同配合,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开展教育。教育行政部门需精心规划法治课程体系,让法治知识系统地走进校园;司法机关可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的法治体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则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网络服务提供者也有责任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法治环境。各方携手,共同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 “法治扣子”,让法治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四、多元主体参与,拓展普法广度

除了国家机关,法治宣传教育法还明确了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网络服务提供者、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责任。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可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设置法治宣传栏、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对从业人员和网络用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制作专题内容进行推送;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向客户普及金融法律法规知识。通过这些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的触角得以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五、强化涉外法治,护航“走出去”步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民走出国门,参与境外投资合作、对外援助等活动。在此背景下,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国家加强对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对外援助的企业以及出境人员等的法治宣传教育,并提供涉外法律服务。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它能帮助企业和公民更好地了解并遵守我国和当地法律,有效防范和应对法律风险。想象一下,一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如果事先对当地的劳动法规、环保法规等有充分了解,就能避免因法律问题引发纠纷,顺利开展经营活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可能有人觉得 “这是法律人的事,跟咱没关系”—— 其实真不是!以前咱想了解法律,可能得自己找资料、问人,有时候还搞不清对错;现在有了这部法,法治宣传教育就有了统一的规矩,不管是村里的普法讲座,还是社区的法律宣传,都能更系统、更接地气。

说到底,这部法律就是帮大家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变成日常。比如咱知道了“遇到纠纷别冲动,先找法律想办法”,买卖东西懂得看合同条款,遇到不公知道去哪维权——这些都是法治素养提上来的好处,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调研员小政真心盼着在这部法律的带动下,咱们身边的法治氛围能越来越浓:村里的普法栏内容更实用,社区的法律咨询更方便,大家遇到事都能想起“找法律帮忙”,让日子过得更踏实、更安心。你平时都是通过啥渠道学法律的?评论区和小政一起聊聊~

法制内参【全国法制调研中心】诚聘调研员,一起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有意请联系010-56212745。

全国法制调研中心.jpg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制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