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法律宣教对女性法律知识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月吉读法的传统,《周礼》记载:“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明清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法律宣传,鼓励民间百姓“讲读律令”。《大明律》专设“讲读律令”条,规定:“其百工技艺、诸色人等,有能熟读讲解,通晓律意者,若犯过失及因人连累致罪,不问轻重,并免一次。其事干谋反、逆叛者,不用此律。”《大清律例》一仍明律之规定。明清时期,官方通过宣讲圣谕、讲读律令、申明亭标榜恶行、张挂法律条文及告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法律宣教。朝廷欲使律令“家喻户晓”“人人通晓”,未将女性遗漏在普法对象之外。但在男权社会之中,不同性别群体获取法律知识的能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女性在社会活动范围、受教育水平等方面都与男性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些法律宣教方式对女性法律知识的影响非常有限。
宣讲圣谕及律令条文
明清时期,政府颁布由皇帝钦定的劝导民众向善远罪的圣谕,并通过老人持木铎喊话、乡里讲约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圣谕宣讲过程中,会涉及相关律条的讲解。至清代乾隆时期,宣讲圣谕的同时,还讲读律令。周代的乡饮酒礼也设有专门的读律环节,是法律宣教的方式之一。如果说古代女性多不识字,不能够通过亲自阅读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其最可能知晓律法的途径是听人讲解。那么这种圣谕宣讲、讲读律令的法律宣传方式是否对女性产生了影响呢?
明初,朱元璋特别重视对基层乡里民众的教化。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朱元璋曾“召江南富民赴阙,上口谕数千言,刻布之,曰《教民榜》”。(【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8页。)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户部颁令天下:“每乡里各置木铎一,内选年老或瞽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由此确立了“圣谕六言”,亦称“圣谕六条”“教民六条”“圣训六条”。宣传圣谕的方式是,由乡里残疾或眼盲的老人持木铎(以铜为之,中悬木舌)沿街喊话。每月喊话六次,务必使民众闻知,以劝导民众行善,不触刑宪。想必乡里妇女,亦当闻此劝导之语吧?但这种宣传劝导之语并不包含何种具体的法律知识,即使妇女闻知,最多仅是产生安分守己、不可违背刑宪的认识。
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教化及社会秩序的控制,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户部奉钦命颁布《教民榜文》41条,涉及教化、兴学、赋税、治安、司法等方面。榜文除须张挂外,还要宣读。“嘉靖八年题准,每州县村落为会,每月朔日,社首社正,率一会之人,捧读圣祖《教民榜文》,申致警戒。”(【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5页。)此处点明“一会之人”皆须参加捧读榜文活动,但无法推断女性是否在内。为推行法律宣教,朝廷命令学官和读书人定期讲读律令,学习皇帝钦定的教化书籍,并负有向民众传播的义务。成化四年(1468年)定例:“各处有司,每遇朔望诣学行香之时,令师生讲说律例及御制书籍,俾官吏及合属人等通晓法律伦理,违者治罪。”(【清】吴坛:《大清律例通考校注》,马建石、杨育棠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4页。)这是为推行律法所定讲读律令律文的具体举措,是专门的法律宣传教育方式。但这种由地方学官、生员进行的法律讲读活动,根本不会有女性参加。这些读书人往往充任乡里的乡约、社长,他们在回乡之后也可能会通过讲约的形式宣讲律令。
明代一些学者、官员大力提倡、贯行乡约制度,以加强对乡里之民的教化。王阳明巡抚南赣时,倡行乡约制度。南赣乡约集会宣读的诫谕虽不是洪武圣谕的原文,但意思基本相同。万历年间,吕坤创设了较为完备的乡村自治制度,乡约制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吕坤《实政录》所载乡约规程,每月初二、十六,约中之人聚会讲约,会场须立圣谕木牌一面,甲长、约正、约副等共同处理本约善恶之人与事,由约讲讲劝善一条、讲律演一条。(【明】吕坤:《实政录》,载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8)》,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至161页。)但参加乡约的约众皆为男性,女性并不能参与其中。因此,女性群体就无法通过参加乡约讲律活动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
清朝建立后,照抄洪武六谕,作为顺治六谕,以教化民众。康熙九年(1670年),将六条圣谕发展为十六条:“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雠忿以重身命。”与六条圣谕相比,十六条圣谕中的法律内容明显增多,比如有“禁为非”“诫匿逃”等法律禁止性内容,“息争讼”“息诬告”等与诉讼有关的内容。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将圣谕十六条加以演绎阐释,撰成《圣谕广训》。《圣谕广训》用浅显的文言文写成,文字简洁明快,对识文断字的士人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仍然难以理解。因此,这些圣谕的推行主要依靠官员及地方士绅的宣讲。
1652年,顺治六谕颁行之后,至少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之前,政府即已要求由乡约宣讲六谕。1659年,礼部又下令要求慎重约正、约副的人选,挑选德业素著的生员或素有德望的平民,于每月朔望宣讲六条圣谕。(【清】素尔纳等纂修:《钦定学政全书》卷七十四“讲约事例”,第1页。)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议准,每月朔望除地方官选读讲解圣谕十六条外,儒学教官亦应传集该学生员选读训饬。雍正七年(1729年)奏准:“直省各州县、大乡大村人居稠密之处俱设立讲约之所,于举贡生员内拣选老成者一人以为约正,再选朴实谨守者三四人以为值月。每月朔望齐集乡之耆老里长及读书之人,选读《圣谕广训》,详示开导,务使乡曲愚民共知鼓舞向善。”
清代乾隆年间,在宣讲圣谕之时,亦讲读律令。乾隆元年(1736年),议准令直省各州县于各乡里民中,择其素行醇谨、通晓文义的任约正,在就近村镇宣讲《圣谕广训》,“并摘所犯律条刊布晓谕”。(《钦定学政全书》卷七十四“讲约事例”,第5页。)同年七月,刑部议复广东按察使白丰条奏,“应令该督抚转饬地方官,于每月朔望,先讲圣谕广训,之后将现行律例挈要提纲,勤加讲解,使草野编氓,怵目惊心,知国法不可轻犯”。(【清】吴坛:《大清律例通考校注》,马建石、杨育棠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4页。)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刑部又议复河南按察使隋人鹏条奏,将雍正时期所颁律条之圣谕及刑部所开列的律例斗殴等条款通行刊刻,并令各省督抚饬令该管地方官,“于凡讲约之所竖立牌坊,令约正先讲上谕之后,复行疏解,务使黎庶易于通晓。”(《大清律例通考校注》,第374页。)乾隆九年(1744年)十二月,乾隆皇帝朱批闽浙总督马尔泰等议复福建按察使王廷诤条奏,将《圣谕广训》及历年教民上谕,并采集律例中的重要条款,汇刊成册,每月初一、十五,由教官传集生监至文庙明伦堂,共同讲解学习,“即令听讲之生监回至本村,转相传播,使一乡之老壮男妇,人人知晓,以悚动其天良。”(《大清律例通考校注》,第376页。)生监负有讲解律例的职责,且要“老壮男妇,人人知晓”,妇女也在听讲受教之列。但生监如何“转相传播”律令呢?所谓的“转相传播”应当是通过人与人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扩散。这种法律知识传播方式很可能是生监充任约正或讲约人在讲约时,一并讲读律令。当然,也不排除生监回村后举办专门讲律活动的可能。
此外,在明代,乡饮酒礼也承担着普法宣教的功能。乡饮酒礼是中国古代嘉礼之一,“是综合性的宣传孝道,推行礼法的活动。”(张仁善:《中国法律文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8页。)明代统治者大力倡行乡饮酒礼,上至朝廷下至民间,于每年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举行乡饮酒礼,以使民众习礼明法。乡饮酒礼中有“读律令”的仪式。“赞礼唱读律令,执事举律令案于堂之中。读律令者诣案前,北向立读,皆如扬觯仪。有过之人俱赴正席立听,读毕复位。”(【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二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21页。)乡饮酒礼将里社乡民不分善恶统统纳入参加人员之范围,但是女性不在被邀请之列。女性群体并不能亲自聆听乡饮酒礼上的宣读律令之声,她们被排除在国家法律宣教的对象范围之外。
这种自上而下的圣谕及律令宣讲,将道德教化和法律宣传的触角深入到广大乡村,最大可能地让所有的帝国臣民接受训蒙。在最基层,讲约读律所针对的对象是乡曲愚民。但问题是,在耆老、里长及读书之人讲约读律时,女性群体是否被允许参与其中呢?根据清代李来章《圣谕图像衍义》所定讲约规仪,在城宣讲,以县堂为讲所,参加听讲的主要有县文武官员、绅衿以及百姓,百姓在仪门下分立听讲;在乡宣讲,以通衢要会之地择房屋高敞者为讲所,附近各村里民为听众。显然,在那个女子居内不得轻易外出的时代,女性赴官衙、通衢要会之地听讲的可能性很低。《圣谕图像衍义》所载《讲约图》也显示,听约民众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当然,女性还可以通过家中听约男子的讲解来了解圣谕及律令。但男子听讲归家之后,是否会对家中女性讲解,是否能够讲解清楚,就不得而知了。即使女性能够从父亲、丈夫或兄弟那里听知圣谕及部分律例条文,也不过是“息诉讼”“息诬告”“禁为非”“毋斗殴”等语,而这些劝导都是阻碍女性参与诉讼的。
申明亭标榜恶行以及张挂律条告示
明清时期还以申明亭标榜恶行、张挂法律条文及告示等方式宣传法律。但这些法律宣传方式对女性的影响也非常有限。明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朱元璋以田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命有司于内外府州县及乡之里社皆设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书其过名,榜于亭上,使人有所惩戒。申明亭内悬挂有木质牌匾,书人所犯罪过于其上。清代,张伯行曾发布《申饬乡约保甲示》要求其所辖各地修缮申明亭,悬挂空白横阔粉扁一面,“凡民间有新恶行开载在纪恶簿,及曾经审实惩创,如奸盗诈伪、赌博、宰牛、做状唆讼、歃结凶拳者,列名申明亭扁上。每名下俱各注明,一目了然。亭门仍各做栅栏,使过往者可望而不可入。所以防小人擦去丑名也。”(【清】张伯行:《申饬乡约保甲示》,载牛铭实编著:《中国历代乡规民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年版,第205页。)根据《教民榜文》,老人、里甲在申明亭剖决民讼。乡民在这种纠纷处理过程中也会受到法律教育。但不识文字的女性对于申明亭扁牌上列明的罪名恶行显然不能“一目了然”。如果女性被严格地要求不能外出抛头露面,那么她们就不能目睹老人里甲剖决民讼,也就不能接受此种法律教育了。
清朝,雍正皇帝因“愚贱乡民不知法律”而斗殴伤人,故欲通过刊刻、张挂律条的方式宣传法律。但其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好勇斗狠的男性群体,故而要求“父兄子弟互相讲论”,对妇人闺女并无要求。乾隆时期,仍然以刊刻张挂律条的方式宣传法律,“令各省督抚将雍正二年原颁斗殴诸条,逐一书刻木榜,宣示于各该州县地方,概行遍设”。(《大清律例通考校注》,第375页。)由此可以推知,清代乡里社会的女性群体可能会注意到这种刻有律条的木榜,亦有可能从父兄子弟那里听闻有关律条的内容。
地方政府颁布的一些禁令往往也以张挂告示的方式俾众周知。明代吴仁度曾发布《约束齐民告示》,禁止皂胥之妻补饰无忌,“并晓村妇庄女敢有僭越者,即坐其夫”,(【明】吴仁度:《吴仁度告示》,载杨一凡、王旭编:《古代榜文告示汇存》(第一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79至580页。)要求各府州县刊刻告示,张挂于通衢。此条告示专门针对女性之行为,且欲村妇庄女知晓。不识文字的村妇庄女若欲知晓此禁令,很有可能还是从男性那里辗转得知。
明清时期国家宣传法律的方式较多,但这些宣传所侧重的对象是男性群体,女性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多是间接地、被动地“听”,而且她们所获得的法律知识并不鼓励她们参与到诉讼中来。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法律宣教举措不是专门针对女性群体的,也不是鼓励人们争讼维权的,但是这些举措不可能对女性群体的法律知识、是非观念毫无影响。在礼法高度融合的中国古代社会,圣谕宣讲中的礼教劝谕告知了人们应当做什么,与礼教相背的行为即是违法的(所谓“出礼则入刑”)、不能够做的。“讲法律以儆愚顽”固然是警示民众不得犯罪,但在民众遭遇到相应侵害,如被盗窃、伤害时,也必然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益遭到了“非法”侵害,而官府正是负责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这无疑是鼓励了民众在受侵害时提起诉讼,寻求官府的保护。
[本文系司法部201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青年项目“性别视野下明清女性诉讼行为研究”(项目批准号:17SFB3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bj148.org/dj/fxyj/202102/t20210219_1599038.html
-
答 工作证是有职务的人员才可以申请,中心总部各机构主任或副主任,各工作组或地市中心主任副主任才发工作证。
-
答 资讯核实函一般是按程序发过调研函、催办函之后,仍未处理或未有任何回应的向相关单位发稿件资讯核实。
-
答 发布的文章需要经过审核才可以在网站栏目里正常查看,因周六属于休息日,没有人及时审核,需工作日上班审核后才可以查看。另外需确认您上传的文章是什么类型的,负面文章不可以发布,文章上传格式或栏目不正确也不会正常审核。
-
答 根据案情和所办工作的需要使用即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和《法制内参》编辑部以调研内容为主,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做舆情监测用的,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以信息化服务为主。4本介绍信有一定区别,需要一事一说。
-
答 (1)从事过公检法相关工作或者媒体/法制工作的公民或法人单位均可申请;(前提条件) (2)熟悉我国相关政策和调研工作;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为发展做贡献; (4)遵守内参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 (5)熟悉基本网络操作,遵守互联网应用规则;
-
答 不可以,申请都需要提供纸质材料,申请人本人签字按手印,推荐人签字。
-
答 核心网站总共有14个,分别是法治内参、社会内参、法制内参、法制调研网、法治调研网、民生调研网、法制调查网、社会调查网、法制舆情网、法治纪实网、法治动态网、法制在线网、法治资讯网、法制政讯网。
-
答 工信部不审批带全国的网站。我们所有带全国字样的名称前都加了“政讯通”,意思是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法制调研工作。网站显示没有全国字样,在文字资料或者口头表述时会有加全国,使用名称都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
-
答 有工信部和公安网安备案,可以去工信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和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中查询,项目官网的备案号在网页的尾部有显示。
-
答 (1)政策法律法规落实监督和反馈工作;社会热点、焦点现象等工作的监督反馈; (2)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详见宪法27条、41条); (3)利用法制领域的网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200网站,积极采集编发各类资讯信息。
-
答 资讯核实函发的是资讯核实稿件,对于所发稿件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实确认,要对文稿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相关内容向当事人或相应涉事单位核实,做到所发稿件整体表述事件的证据充分,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避免网上发布内容失真或者片面性,同时再一次催促相应涉事单位尽快处理核实该案件。
-
答 法制内参是全国法制调研中心项目的核心网站。都是以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为主,两个是独立的网站,可独立开展业务。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由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牵头运营,与公安部、司法部没有隶属关系。不隶属任何部门,是独立法人单位。
-
答 是五年以前的事情吗?因上访拘留是治安拘留还是刑事拘留的,如果是五年以前的事情,不是刑事拘留可以申请。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是由4个官网和政讯、行业独立域名网站各100个组成,总共204个网站。
-
答 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项目暂时未涉及扶贫相关工作。您用中心名义开展工作需申报选题。
-
答 核心网站不是项目官网,项目官网是项目门户网,核心网站是项目的功能性网站。法制调研网不是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项目官网,是这个项目其中的一个核心网站。
-
答 如您所在地有成立地市中心,可以到所在地市中心申请开具;如果没有地市中心,在申报选题详情内容最后注明申请开具介绍信并留下相应的收件地址、收件人和联系电话。
-
答 一共有3种,分别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
答 工信部不审批带全国的网站。我们所有带全国字样的名称前都加了“政讯通”,意思是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法制调研工作。网站显示没有全国字样,在文字资料或者口头表述时会有加全国,使用名称都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
-
答 文章未审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您上传的文章类型或格式有问题,负面文章未经过核实的不会通过审核,文章上传格式或栏目不正确的不会通过审核。另一种情况是您上传的文章格式、栏目没有问题,属于正面宣传文章,可能因编辑人员时间问题未能及时审核,我们的编辑人员会尽快为您进行处理。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
答 项目网站平台由4个官网和政务、行业双百网站群组成,204个网站的备案主体30多家企事业单位就是这个项目组织机构构成部分,各自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运作该项目。由牵头单位北京政讯通法律咨询有限公司行使项目的运营管理责任和各项权义的具体实施。
-
答 我们没有省中心,只设地市级中心。
-
答 如您所在地有成立地市中心,可以到所在地市中心申请开具;如果没有地市中心,在申报选题详情内容最后注明申请开具介绍信并留下相应的收件地址、收件人和联系电话。
-
答 涉及法制、社会、民生、执法等相关的资讯信息均可发布。
-
答 调研证除了法制内参的还有法制调查网调研证、法制在线网调研证、法治调研网调研证可申请。
-
答 特约编辑申请需提交: ①专兼职人员申请登记表和承诺书各1份; ②如实填报个人简历1份; ③身份证复印件2份(原大小,正反面在同一张纸); ④1寸蓝底免冠照片3张(同时附电子版照片1份,发送至邮箱:3206414697@qq.com); ⑤无违法犯罪承诺书1份。 以上资料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编:100005,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通联部收。电话:010-56212745。审核通过后会联系您。
-
答 在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和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官网上政务百网和行业百网的栏目可以打开查看具体的网站信息。
-
答 有的,介绍信自开具之日起10天内有效,10天之内应将介绍信送至到受文单位,并进行案件的调研核实工作。
-
答 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维权服务、调研活动、市场调查、学术课题研究等服务,收取法律咨询服务费。
-
答 没有强制要求。
-
答 是收费的,单位专兼职工作人员申请介绍信,应遵守一事一信一主体,每次申请需缴纳综合管理费用100元(一个事件,默认开2张),同一事件,去不同单位开具的介绍信超过2张,每增加一张介绍信加收管理费20元。开具介绍信需邮寄原件的,邮寄费到付。
-
答 一共有4种,分别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法制内参》编辑部。
-
答 前期发布的文章都需要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和格式。 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
-
答 调研员针对自己办理的案件可以复印涉案调研函。
-
答 利用行业百网站群,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主题、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分事例的进行精准普法工作,对身边的正能量事迹进行宣传。
-
答 依据具体情况,如果是我们中心会员发布文章是免费的,会员有账号和密码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正面宣传文章。
-
答 本项目设立了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法制内参》编辑部、《法制调研网》编辑部、总部法制项目通联部;外派联合团队:全国法制项目总部管理委员会、全国法制项目各省工作委员会、全国地市联合中心管理办公室;专项活动管理:千百万主题工程组委会、全国法律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全国法制宣教基地管理办公室、全国法制专项主题活动组委会。
-
答 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承担相关的法制监察、法治建设方面的行业课题调研、焦点问题、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调研、法律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
-
答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正规网站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核心网站主要是项目业务执行使用的网站,运用于证件、介绍信、核实函、信封稿件便笺等。
-
答 可以申请。
-
答 调研员开展调研工作需要领取介绍信的,如果所在县的县级中心没有成立,可以从总部申请,一事一信,总部开具好了之后寄给相应人员。同时,向总部申请介绍信的时候,需在网站上申报相应的选题。
-
答 1.从北京总部、各地市中心、推荐人、推荐单位处获取纸质表格; 2.进入任一官网→点击“申请加入”栏目→找到对应岗位→下载表格; 3.进入任一公众号→点击“用户中心”栏目→找到申请资料→下载表格。
-
答 (1)发展各类法制信息化网络会员; (2)提供各类法制主题活动的策划服务,提供市场、品牌、项目、融资、营销、运营的相关服务; (3)提供互联网全业务服务:网站开发建设、网站设计制作、技术服务、维护、推广、运维服务等; (4)提供网站广告服务:广告交换、资讯推广、广告发布、媒体运营、广告设计、发行销售法制领域图书、报刊及音像读物、文化传媒等; (5)提供认证服务: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产认证; (6)提供商标注册代理服务; (7)提供数据挖掘、互联网不良信息处理、企业信用管理等服务; (8)提供市场调查服务:法制课题学术性、行业性、经营性和市场性调研、调查报告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服务。
-
答 发布于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会在多个网站上共享发布。
-
答 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维权服务、调研活动、市场调查、学术课题研究等服务,收取法律咨询服务费。
-
答 (1)完成北京总部指定的国家重大课题和社会公共选题任务; (2)开展资讯采编、课题调研和法制宣传活动; (3)运用一体化应用平台开展服务的各项公益性、有偿性服务; (4)运用好互联网媒体平台的积极功能,为百姓维权提供合规渠道,监督政府等职能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正义,响应国家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
-
答 平台发展行业细分类别的网站,以网站站群模式运营,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提高平台知名度、影响力、话语权、竞争力的同时,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站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服务。
-
答 地市中心成立总部不要求必须设立办公室,如果有办公室想挂牌的,可以挂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某市调研中心。
-
答 (1)从事过公检法相关工作或者媒体/法制领域工作的公民或法人单位均可申请(前提条件); (2)熟悉我国相关政策和调研工作;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为发展做贡献; (4)遵守内参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 (5)熟悉基本网络操作,遵守互联网应用规则。
-
答 工作区域您自己申请,一般是长期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或者业务范围,以方便开展工作为依据。
-
答 工作区域根据申请人居住地,户籍地或日常业务范围确定。 工作内容: (1)政策法律法规落实监督和反馈工作;社会热点、焦点现象等工作的监督反馈; (2)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 (3)利用法制领域的网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200网站,积极采集编发各类资讯信息。
-
答 相关表格可以从北京总部办公室、各地市中心、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处领取,也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申请加入窗口)。
-
答 调研中心主任、各省工委主任、各地市级调研中心主任、各课题组主任和各部门主任可以领取带章空白介绍信。
-
答 工作日上传选题申请介绍信当天审核,当天寄出,节假日上传的选题需到工作日处理。
-
答 会员发布的文章需要经过人工审核,通过审核才可以在网站栏目里正常查看,因周末为休息日,没有人及时审核,需工作日审核后方可上线。
-
答 核心网站不是项目官网,项目官网是项目门户网,核心网站是项目的功能性网站。法制调研网不是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项目官网,是这个项目其中的一个核心网站。
-
答 是的,您可以用授权的账号和密码登陆,关于上传步骤可参照http://fdyzx.org.cn/show-179416.html,如还有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021399咨询。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
答 您好,需要先看一下活动内容,如果合适可以做主办方。请添加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官方微信:ZXT-fzdyzx,会有相关工作人员与您对接,或拨打官方电话010-56212741、010-56212745。
-
答 有偿业务运作不知道您具体指哪方面的事情,资讯信息化会员业务部分主要是在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百网站群平台发布。
-
答 调研员在所有岗位中,权限最高,业务范围最广,也是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岗位。调研员可以依法依规,针对个案进行调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有权申请向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及涉事企事业单位发送调研函,协查函,函件由北京总部代发,前提是调研选题经查事实清晰、证据充分,总部予以立案。调研员可对外提供互联网全业务服务。
-
答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正规网站(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相关表格可以直接在4个项目官网任一网站下载,进入“申请加入”窗口,选择“申请调研员”,下载相应的文件即可。
-
答 平台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
-
答 《法制内参》编辑部是法制内参网的编辑部,是同一单位。
-
答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是依托全国50多个企事业机关单位共同组成的调研、法制宣传及网络信息化、网络服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室。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承担相关的法制监察、法治建设方面的行业课题调研、焦点问题、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调研、法律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主要是发展行业资讯细分类网站,做的是行业市场细分和话语权平台,以网站站群模式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站平台,尽量满足用户需求。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法制调研员申请表可以从北京总部办公室、各地市中心、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处领取,也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申请加入窗口)。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邮寄至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总部,资格审核通过后会电话联系您。
-
答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主要是项目业务执行使用的网站,运用于证件、介绍信、核实函、信封稿件便笺等。
-
答 工作区域由您自己申请,一般是长期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或者业务范围,以方便开展工作为依据。
-
答 法制调研员、法制监督员、法制调解员以及法制宣传员授权使用的网站数量和栏目是不一样的。
-
答 1.禁止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任何内容(信息);2.禁止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政治宣传和/或新闻信息;3.禁止发布涉及国家秘密和/或安全的信息;4.禁止发布封建迷信和/或淫秽、色情、下流的信息或教唆犯罪的信息;5.禁止发布有奖、赌博游戏;违反国家民族和宗教政策的信息;6.禁止发布妨碍互联网运行安全的信息;7.禁止发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和/或其他有损于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公共道德的信息或内容;8.禁止发布负能量内容(信息);9.如需协助处理投诉举报维权事件,请联系网站管理中心,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审批;10.正面宣传文章不限时不限量可发布,发布内容(信息)遵守文章发布格式要求,图片尺寸不超过内容板块宽度,段首空2个字符,段落之间不能有空行,同一栏目不重复发布,发布内容与网站栏目相符。
-
答 您好,申报之后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在人员证件下看到。
-
答 您登陆的是哪个网站,有网站后台3个月未登陆会显示账号待审核需联系管理员,防止有人长时间不登陆账号被盗,非本人发布不良信息。请告诉客服您的账号,重新审核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
答 找到配发的网络平台授权书,里面有账号和密码,登录授权给您的任一网站都可以进行不限时不限量的发布。 1、关注“法制资讯研究与发展推进中心”公众号,有完整的教学视频 2、教学说明,http://fzxfb.org.cn/show-179449.html,如还有具体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212741、010-56212745咨询。
-
答 不是的,一共有两种方式: (1)网上申报,在总部网站上用本人户名和密码登录发布选题; (2)发送短信息至总部指定号码,选题申报内容必须具体准确,调研时间、调研人员姓名、涉案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或各类组织的名称、调研事件及调研选题来源。 注:选题重复后者不予审批。
-
答 调研员开展调研工作需要领取介绍信的,从总部申请,一事一信,总部开具好了之后寄给相应人员。向总部申请介绍信时在网上申报相应选题。
-
答 各专兼职人员授权使用的网站数量和栏目是不一样的,详情请联系客服咨询。
-
答 证件样式没有区别,平台使用费一样,根据申请人的工作方向需要确定。
-
答 法制内参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之一。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依法维权服务。
-
答 法制内参网是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的核心网站,主要面向于调研员、社会监督员等专兼职工作人员办理业务的功能型网站,为工作人员提供专属业务渠道。
-
答 不需要的。同一个账号密码,我们是采用一个用户名注册并登录,发布同类频道或栏目的资讯信息,采用一网站发稿多网站共享发布。不需要每个网站都登录,一类(或一组)网站只需要一个网站登录发布就行。
-
答 您好,我单位所有专兼职人员均可转发负面信息,但需符合审核手续。首先要核实此文章来源,正规网站(即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资讯类文章可以转发,贴吧、论坛、自媒体等其他媒体不行。(部分网站利用境外域名等手段,以“国家”“中国”的字号冒充正规网站,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查源头网站的资质和手续)
-
答 前期发布的文章都需要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和格式。经过前期测试文章发布没有任何问题,可升成自动审核,随时发布系统按要求随时审核。 人工审核时间:项目官网和核心主网一般是一天两次审核,网站站群1-2天审核一次。
-
答 请您直接与刊登文章的网站底部联系电话、QQ号联系,也可以给底部邮箱发邮件,网站编辑在收到邮件后会与您联系。
-
答 正面宣传稿件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发布。 负能量文章发布,如是调研员针对调研事件需要发稿时,需提前提交相应的证据资料,必须有投诉举报材料、投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和调研核实证据等,同时提交所要发布的稿件内容,经总部审核通过后,所发稿件必须发稿人确认并签字,总部安排编辑在相关网站发布稿件内容。
-
答 转发负能量文章必须来自正规网站(网站备案手续齐全)的新闻资讯类文章可转发,贴吧、论坛、博客类不行。负能量的文章发布必须是经过单位调研核实,有相应的资料,符合单位工作范围等要求。
-
答 找到发证件时配发的网络平台授权书,里面有账号和密码,登陆授权给您的任一网站都可以进行不限时不限量的发布,详细上传步骤可参照http://fdyzx.org.cn/show-179416.html。如还有具体操作问题可拨打采编部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咨询。
-
答 1.成为舆情处理师可授权政讯通·全国法制项目的4个官网以及行业100网和政务100网,共204个网站,为个人、科教文卫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资讯发布、舆情监测、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服务。 2.受聘的舆情处理师,可颁发证件和网络平台授权书,授权使用的平台,与各个网站支持互联互通,即用户注册登录一个账号发布文章,即可实现百网同时上线。 3.舆情处理师应聘成功,可参与单位授权开发的可经营性项目,如法制调研、法律援助、舆情监测、舆情处理、资讯发布、危机公关等。具体内容详见业务手册。 4.申请舆情处理师必须认真遵守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并缴纳相应的网络平台使用年费。
-
答 成为调研员申请需提交的资料: 1、专兼职人员申请登记表和承诺书各1份; 2、如实填报个人简历1份; 3、身份证复印件2份(原大小,正反面在同一张纸); 4、1寸蓝底免冠照片3张(同时附电子版照片1份,发送至邮箱:3206414697@qq.com); 5、无违法犯罪承诺书1份; 6、无违法犯罪证明1份(由居住地或者户籍地派出所开具)。 注: 申请登记表填写可以参照填写具体说明,所有申请人签字必须为申请本人签字,未按要求填写或者资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申请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联系咨询电话:010-53382908,或者 QQ:3206414697。 收件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编:100005,电话:010-53382908。